隐隐鸣笳万木秋,聊从骋望一登楼。
野夫独坐且青眼,何物穷途能白头。
睥睨西山寒塞色,帆樯北斗挂河流。
谁言尺五瞻天处,极目浮云迥自愁。
诗句释义:隐隐传来的笳声在万木萧瑟的秋天响起,我于是放逐心情,登上高楼远眺。
- 注释:
- 隐隐:指隐约的声音、气息等。
- 鸣笳:即吹奏笳,是一种乐器,发出悠扬声音。
- 万木秋:指万木凋零的秋天景象。
- 聊:姑且、随便的意思。
- 骋望:尽情眺望、远视。
- 登楼:登上高楼。
- 野夫:乡村中的普通人。
- 独坐:独自坐着。
- 青眼:用黑色眼珠表示亲热和喜爱。
- 白头:形容头发变白,年老色衰。
- 睥睨:斜着眼睛看人或物,傲慢的样子。
- 西山:这里指通州西面的山峦。
- 寒塞色:指寒冷的边疆景色。
- 帆樯北斗:比喻船只上的帆与旗,形象生动地描述了船只在江河中航行的景象。
- 尺五:古代长度单位,一尺约为五寸。
- 瞻天处:仰望天空的地方,通常用来象征高位或重要之处。
- 浮云:飘浮的云彩,常用来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译文:
淡淡的笛声在万木萧条的秋天中回荡,我在这片空旷之地随意登高远望。
作为一个乡野之人,我可以毫无顾虑地享受这份自由,无需拘泥于世俗的眼光。
世间万象,无论多么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挡一个人白发苍苍的步伐。
我俯瞰着西山的壮丽景色,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向往之情;而那些船只则如同北斗七星一般,在河流上穿梭往来。
我不禁感叹,在这天地之间,又有谁能摆脱那无尽的忧虑与烦恼呢?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处官场却心系自然的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中的“隐隐鸣笳万木秋”一句,不仅描绘出了秋天的自然景色,更通过“鸣笳”这个意象,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寂与落寞。而“独坐且青眼,何物穷途能白头”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岁月无情的感慨,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无奈接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让人深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