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大陆吐丛台,倚酒雄风亦快哉。
红日迥从漳水堕,白云纷阻太行回。
空城竟暮无鸣瑟,侠客千秋付举杯。
此去君王须问骏,莫言曾见剧辛来。
初冬日于邯郸丛台饯朱太仆
天寒大陆吐丛台,倚酒雄风亦快哉。
红日迥从漳水堕,白云纷阻太行回。
空城竟暮无鸣瑟,侠客千秋付举杯。
此去君王须问骏,莫言曾见剧辛来。
注释:
- 天寒大陆吐丛台:寒冷的天气中,大陆上出现了丛台(一座山丘)。
- 倚酒雄风亦快哉:倚靠在美酒的豪情壮志之中,感到无比畅快。
- 红日迥从漳水堕:太阳从漳水那边落下。
- 空城竟暮无鸣瑟:傍晚时,一座空荡荡的城楼上没有琴瑟的声音。
- 侠客千秋付举杯:那些侠士们一生英勇,如今只能借酒消愁。
- 此去君王须问骏:我即将离去,请君王询问良马。
- 莫言曾见剧辛来:不要说我曾经遇到过像董仲舒一样的贤才。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中通过描绘邯郸丛台的景色和人物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英雄豪杰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人生易逝、世事沧桑的感慨之情。
首句“天寒大陆吐丛台”直接点明了季节和地点,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壮丽的氛围。诗人用“吐”字来形容丛台在寒冷中依然傲然地矗立着,象征着英雄豪杰的坚韧不拔。
第二句“倚酒雄风亦快哉”,诗人以豪迈的语调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激动和畅快。这里“倚酒”既是对自身情感的一种抒发,也隐含着与友人共同享受美酒的情景。
第三句“红日迥从漳水堕”,运用想象描绘了夕阳西下的美景,同时也寓意着英雄的逝去。这里的“红日”不仅指落日,也暗喻英雄的生命之火。
第四句“空城竟暮无鸣瑟”,通过“空城”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以及对英雄不再的惋惜。
后四句则转向对历史人物的回顾与思考。诗人以“侠客千秋付举杯”感叹英雄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以“此去君王须问骏”表达了对君主的期待和忧虑。最后一句“莫言曾见剧辛来”,则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期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