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盖垂髯一万株,郁葱佳气冠江湖。
长依汉地三天竺,不数秦时五大夫。
永夜涛声遥自合,高秋岭色未全孤。
无劳白眼轻人世,雨后芝苓好更锄。

这首诗的作者为李郢,他的字是马异,号九里松居士。

首句:“偃盖垂髯一万株,郁葱佳气冠江湖。”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马大夫的隐居地有一万株树木,这些大树郁郁葱葱,充满了生气,它们的气息甚至比江湖还要好。这里“偃盖垂髯”形容的是马大夫隐居的地方环境优美,树木众多,如同长须下垂的老者一样庄重而优雅。

颔联:“长依汉地三天竺,不数秦时五大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马大夫的隐居地长年依傍在汉地的三座山(天竺山)之上,这并不比秦始皇时期的五位大夫差。这里,诗人用天竺和五大夫来比喻马大夫隐居的环境与人物,意在表达出他对于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于隐逸之乐的追求。

颈联:“永夜涛声遥自合,高秋岭色未全孤。” 这里的“永夜涛声遥自合”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夜晚的海涛声远远传来,仿佛与诗人的心灵产生了共鸣。“高秋岭色未全孤”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这里的“孤”字用得很巧妙,既描绘出了秋天山岭的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孤独、寂寞的情感。

尾联:“无劳白眼轻人世,雨后芝苓好更锄。” 最后一句的意思是说,无需去羡慕那些世俗之人的生活,因为雨后的芝苓更加美味可口。这里的“白眼”指的是世俗的眼光和态度,“芝苓”则是灵芝茯苓,是中药材中的名贵品种,这里用来比喻人世间的美好事物。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轻蔑和对隐逸生活的喜爱。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马大夫隐居地环境的描写以及对其隐居生活的喜爱,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通过对比汉地的天竺和秦朝的五大夫,诗人强调了隐居生活的独特价值。此外,诗句中还融入了许多自然景观的元素,如“永夜涛声”“高秋岭色”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气息和诗意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