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石托根知自远,扶南压酢别成鲜。
合欢枝上青犹绮,百子池头红已然。
初疑宛转珊瑚坠,复似的皪火珠圆。
试问图君北堂上,何如玉树谢庭前。
《咏物体六十六首·其一·梅花》是明朝诗人王世贞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安石托根知自远:王世贞用“安石”来比喻梅花,表示梅花扎根深厚,自有其清高之志和超然之境。同时,“自远”表达了梅花独立于世俗之外,不随波逐流的品质。
扶南压酢别成鲜:这里的“扶南”和“压酢”都是指梅花的品种,王世贞通过对比强调了梅花在众多花卉中的独特性和新鲜感。
合欢枝上青犹绮:合欢树象征着夫妻之间的和睦,而此处的“青犹绮”则形容梅花枝条翠绿如绮丽图案,富有生机和活力。
百子池头红已然:“百子池”可能是指一个池塘,而“红已然”则描绘了池塘边梅花盛开的景象,红色与绿色的映衬,增添了诗意的画面感。
初疑宛转珊瑚坠:这里使用了“宛转”来形容声音或形态的优雅曲折,而“珊瑚坠”则暗喻梅花的坚韧,即使经历风霜也依旧美丽动人。
复似皪火珠圆:这里的“皪”可能是指光彩闪耀的样子,而“火珠圆”则形容火红的花朵圆润饱满,如同燃烧的火焰一般炽热。
试问图君北堂上:王世贞以询问的方式提出,如果要把梅花放在自己的书房北堂上装饰,应该选择哪一种更为适宜。这里的“图君北堂上”指的是将梅花作为书房中的装饰。
何如玉树谢庭前:王世贞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在庭院中种植玉树(可能是指松树)和梅花之间,应该选择哪一种更为美好。这里的“玉树”可能是指松树,而“谢庭前”则意味着庭院中。
《咏物体六十六首·其一·梅花》不仅是对梅花本身的赞美,也是诗人王世贞对于自然美、艺术美以及人格美的一种追求和表达。通过对梅花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