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闻卢女罢流黄,露井银床夜未央。
漏断朱门花底月,柝寒青海树头霜。
逢时宛转欢娱隔,觉后苍茫道路长。
不信狂夫能忆否,欲乘云雨问潇湘。
《咏物体六十六首·梅花》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的作品。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 诗句释义
- 愁闻卢女罢流黄,露井银床夜未央。 这句诗描述的是夜晚的露井,女子停止流黄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
- 漏断朱门花底月,柝寒青海树头霜。 这两句描绘了深夜中月光透过露井,照在朱红色的门前,以及青海湖边树木被霜打过的景象,展现了寒冷与孤独的氛围。
- 逢时宛转欢娱隔,觉后苍茫道路长。 这里反映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刻的短暂和醒来后感到的迷茫或孤独,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 不信狂夫能忆否,欲乘云雨问潇湘。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远方的渴望。
- 译文赏析
- 愁闻卢女罢流黄,露井银床夜未央。 这句诗通过夜晚的露井和女子流黄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露井中的水面如同银色的床榻,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漏断朱门花底月,柝寒青海树头霜。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深夜的情景,月光透过露井洒在朱红的门上,而青海湖边的树木在霜冻中显得更加萧瑟。这种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氛围。
- 逢时宛转欢娱隔,觉后苍茫道路长。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欢娱的时光虽然短暂但难以重现,而醒来后的路途似乎更加漫长和迷茫。
- 不信狂夫能忆否,欲乘云雨问潇湘。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他不相信有人能够回忆起过去的欢乐,但自己却有着飞越云雨、寻找潇湘的梦想。这种对未来的向往和对过去的怀念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歌的深刻内涵。
王世贞的《咏物体六十六首·梅花》不仅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著称,而且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生活哲理,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这首诗不仅是王世贞个人创作风格的体现,也是明代诗歌艺术成就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