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径衡门鸟雀余,只因才尽爱闲居。
诸缘暂息交犹在,一病虽轻懒未除。
玉案有无知莫较,银钩早晚竟难虚。
于今却羡桓司马,博得空函省报书。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的基本能力。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借写自己闭门谢客、病中作诗之事,抒写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其一,开头四句为第一联,“九月”句承上启下,表明了作者闭门谢客,以诗代答的原因。“千里故人讯问”五字,既点明时间地点,也交代了消息来源。“讯问不绝又多以诗及者”一句,则说明作者虽然闭门谢客,但朋友仍不断来信问候。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也是理解全诗的重要线索,作者虽闭门谢客,却并不孤独寂寞,因为朋友时时关心着他,因此,“又”“又”二字在这里有加强语气的作用。

其二,“小径衡门鸟雀余,只因才尽爱闲居”二句承上启下,由前文引出下文的内容。“小径衡门”,即陋巷衡门,这里指作者所居之处;“鸟雀余”,即鸟儿在屋檐间自由自在地鸣叫,这里用拟人手法写出了作者闲居生活的悠闲自得;“只因才尽爱闲居”一句,既表明了自己的性格特点,又写出了自己闭门谢客的原因;“才尽爱闲居”一句还暗含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表达了一种无奈之情,同时也表明了作者闭门谢客的真正原因。作者因才艺不高而闭门谢客,是因为没有受到重用,而这种心情也恰恰被“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俗语所揭示。

其三,“诸缘暂息交犹在,一病虽轻懒未除”二句承上启下,继续写自己的内心感受。“诸缘暂息交犹在”,意思是各种杂事暂时停止了,朋友之间依然可以来往,这是说尽管朋友来信问候,作者仍然感到欣慰。“一病虽轻懒未除”一句,则写出了作者生病时的心境,即使病好了,懒散仍未除去。这句是说尽管身体恢复了健康,但懒散的性格仍未消除,这也表明了作者闭门谢客的原因。

其四,“玉案有无知莫较,银钩早晚竟难虚”二句承上启下,进一步写出了作者的内心感受。“玉案有无知莫较”一句,意思是说玉案上放着的书卷,不知道是否能够读得到,因此也就不必去比较谁读得多谁读得少;“银钩早晚竟难虚”一句,意思是说银钩笔随时都在使用,但究竟什么时候能写得出好文章呢?这两句写出了作者闭门谢客时的心境:一方面,他渴望读书求知,另一方面,他又担忧自己的才华不足。

其五,“于今却羡桓司马,博得空函省报书”二句收尾。“却羡”一词,表明了作者此时的心境:羡慕别人博学多才,能收到来自远方的信函。“博得空函省报书”,意思是说如果能得到远方信函的话,就省得回信。“博”字和“空”字在这里都是反语,表面上是在说收到远方信函会省得回信,实际上是说收到远方信函后会省得写信。这句是说既然书信往来不便,那就不如收到远方信函后再回信。

【答案】

九月闭关谢笔砚而千里故人讯问不绝又多以诗及者遂成此二律志苦且代答

译文:

我之所以闭门谢客,就是因为我没有什么才能。虽然朋友们时常来信问候,但是我总是感到有些愧疚。

我常常担心自己没有机会施展才华,所以一直闭门谢客。即使病好了,懒散的性情也没有完全消失。

我常常羡慕那些有学识的人,他们能够得到远方的朋友的来信,所以我常常写信回敬他们。

赏析:

《秋夜喜遇张评事》,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天宝四年(745年)秋天创作的一首七律诗。当时作者在长安做官,与好友张评事喜相遇,两人一见如故,于是便一起登高赏月,饮酒作诗。此诗即作于此次喜遇之后。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与好友相见之欢、离别之悲以及怀才不遇的感慨。全诗情感真挚,自然流畅,语言平易浅近而又含蓄深刻。尤其是最后两句:“安得至白首,意欲平昆仑!”更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