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从东兖下东杨,羔雁纷纷簇锦堂。
家庆百觞师尚父,公余一赋鲁灵光。
孙枝玉树堪谁并,仙掌金茎待尔尝。
欲识先朝真肺腑,阖门符玺侍君王。
送徐少卿册封鲁诸王便道归寿大父太师公八十还朝兼简其弟元普中翰
即从东兖下东杨,羔雁纷纷簇锦堂。
家庆百觞师尚父,公余一赋鲁灵光。
孙枝玉树堪谁并,仙掌金茎待尔尝。
欲识先朝真肺腑,阖门符玺侍君王。
注释:
- 即从东兖下东杨:指徐少卿奉旨前往东晋时经过兖州,所以这里说他是从东兖出发的。
- 羔雁纷纷簇锦堂:用羔羊和鹅鸭等禽类来比喻徐少卿所携带的礼物众多且华丽,就像锦绣一样。
- 家庆百觞师尚父:指的是徐少卿的父亲在家族中的荣耀和地位,相当于古代的“太师”。
- 公余一赋鲁灵光:是指在闲暇之余,徐少卿还能写下赞美鲁地美景的文章,这里的“鲁灵光”可能是指鲁地的美丽风光。
- 孙枝玉树堪谁并:用“玉树枝叶”来形容自己的子孙,表示徐少卿认为他们的后代非常优秀。
- 仙掌金茎待尔尝:这里的“仙掌金茎”可能是对皇宫的一种象征,而徐少卿被期待能够品尝到这种尊贵的食物。
- 欲识先朝真肺腑:想要通过徐少卿了解先朝的真实情况。
- 阖门符玺侍君王:意味着徐少卿作为皇帝的使者,需要随时准备应对各种情况,包括与皇帝交流、处理政务等。
赏析:
这首五言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描绘了徐少卿奉旨出使东晋时的情景。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徐少卿的赞赏之情以及对其使命的期望。
诗的开头两句“即从东兖下东杨,羔雁纷纷簇锦堂。”描述了徐少卿奉旨前往东晋的情景。这里的“东兖”指的是当时的兖州地区,而“东杨”则可能是指兖州的某个地名。诗人用“羔雁纷纷簇锦堂”来形容徐少卿携带的礼物众多且华丽,就像锦绣一样。这两句既体现了徐少卿的富贵身份,也表达了作者对他此行的重视和期待。
诗的中间两联“家庆百觞师尚父,公余一赋鲁灵光。”进一步描绘了徐少卿在闲暇之余的才华和成就。这里的“家庆百觞”指的是徐少卿在家族中的荣耀和地位,相当于古代的“太师”。而“公余一赋鲁灵光”则是指在闲暇之余还能写下赞美鲁地美景的文章。这两句既展示了徐少卿的才情和学识,也为他的此行增添了更多的意义。
诗的结尾两句“孙枝玉树堪谁并,仙掌金茎待尔尝。”则是对徐少卿未来使命的祝愿和期望。这里的“孙枝玉树”形容徐少卿的后代非常优秀,而“仙掌金茎”则可能是指皇宫的象征,暗示徐少卿将受到皇帝的尊重和信任。这两句既表达了作者对徐少卿未来的祝福,也强调了徐少卿的重要性和责任。
这首诗通过对徐少卿奉旨出使东晋的情景进行描绘,展现了他对徐少卿的赞赏之情以及对其使命的期望。同时,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