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病难耕绵上田,不因中圣始逃禅。
行穿王舍城中竹,小得东林社里莲。
月色细分金琐碎,露香偏施玉婵娟。
欲知双屐钟情处,多在朝晖未吐前。
诗句释义及赏析
竹径之右方小白莲池:描述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象。竹径是通往一个小池塘的路径,而这个池塘中生长着白色的莲花。这表达了一个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主题。
懒病难耕绵上田,不因中圣始逃禅:这里的“懒病”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对世俗生活的厌倦或不适,而“不因中圣始逃禅”则表明诗人并不因为达到了某种境界(如圣人)就彻底放弃世俗生活。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在追求精神境界的同时,也关注现实生活的一面。
行穿王舍城中竹,小得东林社里莲:描述了诗人行走于城市中的竹林,并偶遇了东林寺里的莲池。这里的“王舍城”和“东林寺”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佛教寺庙,体现了诗人的文化修养和对佛学的信仰。
月色细分金琐碎,露香偏施玉婵娟:通过月亮的光辉来形容月光的细腻,将露珠比作玉石,描绘了一幅夜晚美丽的画面。这里的“玉婵娟”可能指的是女子的容貌,象征着美丽和纯洁。
欲知双屐钟情处,多在朝晖未吐前:这句话似乎暗示了诗人对于时间的感受和理解。他想要知道何时是最适合欣赏自然之美的时间,那就是当太阳还未完全升起的时候,也就是早晨的曙光初现之时。
译文
竹径之右方有一片白莲池,
懒病难耕绵上田,不因中圣始逃禅。
行穿王舍城中竹,小得东林社里莲。
月色细分金琐碎,露香偏施玉婵娟。
欲知双屐钟情处,多在朝晖未吐前。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象,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对自然美的感悟。通过对竹子、荷花、月光和露水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语言优美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