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囊纱帽对传卮,宛似袁公步屦时。
屋后梅花堪尔供,庭前柏子是吾师。
从知矫凤冥高汉,偶为将雏绕故枝。
言向士衡询往事,语来无那夕阳移。

奉要太宰袁公抑之过天界寺上人房时大司寇陆公与绳后至谈燕梅花古松下作

【注释】

奉:指奉命。

太宰:官名,古代三公之一,即宰相的通称。

抑:压制。

天界寺:位于今江苏苏州市西南。

上人:指寺院住持,僧人。

大司寇:官名,掌管司法刑狱。

绳:指陆机。

从知矫凤冥高汉,偶为将雏绕故枝。

从知矫凤冥高汉,偶为将雏绕故枝。

“矫”:同“矫”,强横。

“冥”:暗合、默契。

“高汉”:高高的云汉,天空。

“将雏”:抚养幼小的鸟雀,比喻扶持教育年轻人。

“故枝”:旧有枝条,比喻旧日的恩情或关系。

言向士衡询往事,语来无那夕阳移。

言向士衡询往事,语来无那夕阳移。

“士衡”:西晋文学家潘岳的字。这里泛指诗人的朋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天界寺见到上人之后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上人的崇敬之情。全诗四句,每句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第一句“隐囊纱帽对传卮”,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诗人坐在庭院中,手持酒壶,静静地欣赏着梅花。这里的“纱帽”是指文人雅士的头饰,象征着他们的高尚品质。而“隐囊”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上人的崇敬之情。

第二句“宛似袁公步屦时”。诗人回忆起当年袁公(指曹操)在邺城的日子,那时他也曾在天界寺附近散步。这里的“宛似”表示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追忆,他仿佛看到了袁公当年的风采。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上人的敬仰之情。

第三句“屋后梅花堪尔供”,诗人赞美上人的品德。他看到屋后的梅花,想起了上人在寺庙中的身影。这里的“堪尔”表示诗人认为上人的品质足以与梅花相媲美。这两句诗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上人的崇敬之情。

第四句“庭前柏子是吾师”,诗人以柏树自喻,表达了他对上人的敬仰之情。他认为柏树的坚韧不拔和高大挺拔的精神,正是自己学习的榜样。这两句诗通过对柏树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上人的敬意。

第五句“从知矫凤冥高汉”和第六句“偶为将雏绕故枝”,诗人回忆了过去与上人共同度过的时光。那时,他曾经像矫健的凤凰一样高飞在云端;而当他成为年轻人的导师时,他就像慈母一样呵护着他们成长。这两句诗通过回忆过去的时光,表达了诗人对上人深深的怀念之情。

第七句“言向士衡询往事,语来无那夕阳移”和第八句“无那夕阳移”,诗人感慨时光荏苒,人事已非。他曾经向士衡询问过去的事情,但士衡已经离去多年。这里的“无那夕阳移”表示诗人对过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无奈之情。这两句诗通过对时间和人事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上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它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上人崇敬之情的诗篇,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诗意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