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起层楼踞露台,诸峰环列似舆台。
窗中塔捧金轮出,槛外神驱碣石来。
菡萏华灯疑夜日,柘枝繁鼓似晴雷。
主人不作元龙简,下客惭非草赋才。

诗句原文:

别起层楼踞露台,诸峰环列似舆台。

窗中塔捧金轮出,槛外神驱碣石来。

菡萏华灯疑夜日,柘枝繁鼓似晴雷。

主人不作元龙简,下客惭非草赋才。

注释解释:

  • “别起层楼踞露台”:意为在露台上建造了一座独立的楼阁。这里的“踞”指的是占据或占据的位置。
  • “诸峰环列似舆台”:诸山峰峦环绕,排列如同一辆车的形状。这里的“舆台”是指古代的一种车辆模型。
  • “窗中塔”可能指的是楼阁内的塔,“金轮”指的是佛教中的法轮,象征着佛法无边,普照万物。
  • “槛外神驱碣石来”:意思是说在栏杆之外,仿佛有神灵驱使着巨石而来。这里的“碣石”可能是指一块大石头,用来形容声音的宏大。
  • “菡萏华灯疑夜日”:这里的“菡萏”可能是指荷花,而“华灯”则指的是装饰华丽的灯具。这句话的意思是荷花形状的灯具在夜晚散发出光芒,让人误以为是太阳。
  • “柘枝繁鼓似晴雷”:这里的“柘枝”可能是一种乐器,而“繁鼓”则指的是鼓声连绵不断。这句话的意思是演奏乐器的声音如同晴天打雷般震撼。
  • “主人不作元龙简,下客惭非草赋才”:这里的“元龙”可能是指三国时期的名士陈元龙,他曾经拒绝曹操的征召,表示自己不愿意为官。而“草赋才”则是指能够写诗作文的能力。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为客人我感到很惭愧,因为我并不具备像元龙那样的才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东园中楼所见的壮丽景色和所感的豪情壮志。首联“别起层楼踞露台,诸峰环列似舆台”开篇即展现了东园中楼的宏伟与壮观,通过“诸峰环列”、“似舆台”等意象生动地勾画了周围山峰的形态,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颔联“窗中塔捧金轮出,槛外神驱碣石来”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内容,塔的形象和神力的描写增添了神秘色彩,使得整个景象更加立体和动人。颈联“菡萏华灯疑夜日,柘枝繁鼓似晴雷”则通过对比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荷花灯与雷电般的鼓声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尾联“主人不作元龙简,下客惭非草赋才”则表达了诗人自谦的情感,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这种豪迈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明代文学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