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坐净名身,时谈香积因。
如花两仙女,知是散花人。

”`

兀坐净名身,时谈香积因。

如花两仙女,知是散花人。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朱鸿胪的书房——松斋中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受,将朱鸿胪书房的氛围和朱鸿胪本人的形象生动地勾勒了出来。

首句“兀坐净名身”直接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与心境。这里的“兀坐”表明诗人独自一人,静静地坐着,而“净名身”则可能暗指诗人的内心世界达到了一种清净的状态,没有杂念,专注于某件事情上。

第二句“时谈香积因”描绘了诗人与朱鸿胪之间的互动。在这里,“香积”一词可能象征着知识或文化的积累,而“因”则可能表示原因或目的。诗人可能在与朱鸿胪的交流中,共同探讨了一些学术、文化上的话题。

第三句“如花两仙女”,诗人通过比喻,将朱鸿胪比作美丽的仙女。这里的“如花”不仅形容了朱鸿胪的美貌,还暗示了她在书房中的灵动与优雅;“两仙女”则进一步丰富了这一形象,使朱鸿胪显得更加超凡脱俗。

尾句“知是散花人”则是诗人对朱鸿胪的赞美。在这里,“散花人”可能是指那些传播知识、启迪智慧的人,而诗人显然认为朱鸿胪正是这样的人。这种赞美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朱鸿胪的敬仰之情,也体现了他对书房氛围的认可。

这首诗通过对朱鸿胪书房环境的描绘以及对朱鸿胪本人形象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朱鸿胪书房氛围的赞赏以及对其人品的认同。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明代文人之间高雅的交往方式以及他们对知识、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