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浩荡去,却在芦江湄。
燕子矶头月,清光当待谁。
诗句原文:
风吹浩荡去,却在芦江湄。
燕子矶头月,清光当待谁。
译文:
在春风的吹拂下,江水浩荡流淌,却最终消失在芦江之中。而在燕子矶头,明亮的月亮高挂,它的光辉仿佛在等待着什么人。
注释:
- 风吹浩荡去:形容春风的浩大气势和无拘无束的自由。
- 却在芦江湄:表示虽然春天的江水在浩大流动,但其最终消失在了芦江中。
- 燕子矶头月:指的是位于江边的小山——燕子矶上,有一个突出的岩石,其上常有月光照射。
- 清光当待谁:表达了作者对明月的期待与遐想,好像这明月是在等待某个人的到来。
赏析:
王世贞是明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创作以古体诗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江边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喜爱及对人生、历史的感慨。首句“风吹浩荡去”不仅写出了春风的浩大和自由,也象征着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境。第二句“却在芦江湄”则转折到自然景色的变化,既是一种视觉上的美感,也暗示了自然界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最后两句“燕子矶头月,清光当待谁”更是将诗人的思绪引向深远,明月仿佛在等待某个人的到来,既富有诗意又带有哲理意味。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开阔,充分显示了王世贞作为一代文豪的卓越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