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作偃盖,相与谈禅理。

折取松下枝,与师充麈尾。

《偃盖松》

青松作偃盖,相与谈禅理。 折取松下枝,与师充麈尾。

注释:

  • 偃盖:这里指青松如同一个覆盖着的伞盖,形象地描绘了青松的姿态和形状。
  • 相与:相互,共同的意思。
  • 谈禅理:谈论禅宗的道理,指的是修行者讨论佛法、禅宗的教义。
  • 折取:折下,剪裁,比喻从自然中获取灵感。
  • 松下枝:青松下生长的树枝,象征自然界的美好和清净。
  • 与师:与师父,表示尊敬,是古代文人对老师的尊称。
  • 充:作为填充物,这里是比喻用松枝来点缀或装饰。
  • 麈尾:佛教中的一种法器,形似麈尾,通常由牛尾制成,用来拂尘,代表禅宗的修行方法。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青松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禅宗道理的深刻理解。诗中的“偃盖”形象地展示了青松的雄伟壮观,而“相与谈禅理”则表达了诗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在进行精神上的修养和思考。最后两句“折取松下枝,与师充麈尾”,则是诗人将自然之美与禅宗修行相结合,以松枝为媒介,表达了自己对禅宗修行的理解和实践。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又传达了其内心的宁静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