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从下雉来,欲作补陀参。
风波了无际,惟有天蔚蓝。

【注释】

汝:你。下雉(zhì):山名,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南。补陀大士:即补陀大佛。吴明卿:宋代诗人、书法家、画家。汝从下雉来:指吴明卿从下雉山而来。

欲作补陀参(cān):意谓到补陀寺去参拜。

天蔚蓝:天空湛蓝。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理宗淳十年(1252)春,诗人应吴明卿之请写的。当时诗人正在江西铅山县为县学教授,吴明卿是当地有名的僧人,他听说诗人的大名,特地派人邀请诗人前去拜访。诗人于是欣然前往,来到下雉山,准备去补陀寺参拜那位传说中的补陀大佛,也就是大佛顶首座和尚。

“汝从下雉来,欲作补陀参。”起句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此行的目的。下雉山,位于安徽当涂县东南,这里山势险要,风景秀丽,历来是游人游览胜地。诗人从山脚下的村落出发,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一路攀岩涉水,向山上进发,不久便来到了一个幽静的寺庙——补陀寺。这寺虽小,但却香火鼎盛;庙虽旧,却古木参天,景色十分优美。诗人站在寺中,眺望远处,只见群山连绵,云海茫茫,不禁心潮澎湃。

第三句“风波了无际,惟有天蔚蓝”,进一步描绘了补陀寺周围的自然景观。这里的“风波”是指汹涌的江流,“无际”是指无边无际。“惟有”则表示只有……,突出了作者的感受。而“天蔚蓝”则是指天空湛蓝如洗,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佛法的虔诚信仰。通过对补陀寺周围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幽静的山林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力量。同时,诗中的“补陀大士”一词也寓意着佛教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是佛陀的弟子之一,也是佛教的重要护法神之一。通过向他请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佛法的敬仰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补陀寺周围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生命力。同时,诗中的“补陀大士”一词也寓含了深厚的佛教意味,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敬仰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