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手写一函经,舍利毫端已似星。
但使有僧能过诵,不妨鱼鸟共来听。

【注释】

小祇园六绝:指《小祇园六首》。小祇园六首是日本奈良时代的汉诗人吉备真备所作,共六首。此诗为其中的第三首。

清晨手写一函经,舍利毫端已似星。

清晨,即拂晓之时。“手写一函经”,指亲手抄写佛经。“舍利”指佛教中的舍利子,也写作“沙门骨”。佛教认为佛死后身体的一部分变成舍利,可作为信物和供品。这里用“舍利”比喻佛骨。“毫端”指笔尖。

但使有僧能过诵,不妨鱼鸟共来听。

“过诵”指诵读。“鱼鸟共来听”意谓鱼、鸟等也能听懂佛经诵读。

【赏析】

这首诗是《小祇园六绝》中的第一首,全诗以佛经为题,表现了佛徒虔诚向佛,勤于修学的崇高境界。

第一句“清晨手写一函经”,点出时间与内容。清晨时分,天刚破晓,诗人手拿佛经开始抄写。“舍利”是佛教语,指佛陀的遗骨或遗留物,这里指佛骨。“但使有僧能过诵,不妨鱼鸟共来听”,诗人把佛骨比作星星一样,而僧人能诵念佛经,则如同星辰闪烁一样美丽动人。鱼鸟都能听到诵读的佛经,它们也如星星一样美丽动听。

第二句“舍利毫端已似星”,诗人用星星来比喻佛骨,形象地表达了对佛骨的崇敬之情。“但使有僧能过诵”表明只要僧人诵念佛经,佛骨的光芒就会像星星一样闪烁。诗人将佛骨比作星星,体现了他对佛骨的敬仰。

第三句“不妨鱼鸟共来听”,诗人将佛骨比作星星,让鱼鸟也能听到诵读的佛经。他希望佛骨的光芒能够照亮整个宇宙,让一切生灵都能够感受到佛法的恩泽。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佛光普照大地的期盼。

第四句“但使有僧能过诵”,诗人用星星来比喻佛光,强调只有僧人能够诵念佛经才能得到佛光的照耀。诗人用星星比喻佛光,体现了他对佛法的尊崇。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僧人的期许,希望能够通过诵念佛经来获得佛光的照耀。

最后一句“不妨鱼鸟共来听”,诗人用星星来比喻佛光,表达了对一切生灵都能得到佛法的关爱和呵护的愿景。他希望通过诵读佛经让佛光普照大地,让所有生灵都能感受到佛法的温暖和力量。这句诗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