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欲尽见清淮,听说南人便道佳。
何处峭风吹会面,顿教明月挂离怀。

【注释】

①薛子熙:名未详,唐人。淮口:指江苏淮安一带。②清江:指长江上游的清澈的江水。欲尽:想望尽。③南人:指淮河流域的人。道:说、说及。④峭风:急风。⑤顿教:顿然使……顿然使……⑥离怀:离别时的思绪。

【赏析】

此为七律体诗,首联写诗人与友人相会的情景,颔联以想象的方式写出朋友相见时的喜悦心情,颈联则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末联抒发了离别时思念之情。

首联“薛子熙见予淮口有赠”点明题旨。淮口,即淮河入海处,在今安徽省蚌埠市西南。薛子熙与作者相遇于此。薛子熙是唐代诗人,字不详,大约活动在盛唐时期。

次联“清江欲尽见清淮,听说南人便道佳。”描写了薛子熙与作者相会时的情境。清江,指长江。淮口一带是清江之源。清江水流到这里,已到了尽头,所以诗人说清江欲尽。“听说南人便道佳”,意思是听人说淮河流域的人都是好人。这里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既表明了薛子熙对作者的称赞,也表现出他对淮河流域人的赞美和向往。

第三联“何处峭风吹会面,顿教明月挂离怀”。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峭风”是指急风,这里用来形容两人相见时的激动心情。“顿教”一词用得巧妙,意思是说突然之间就使得月亮高悬于天上,从而映照出离愁别绪。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依恋和不舍之情。

尾联“离怀”二字概括了前三联所表达的内容。诗人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