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尽日马蹄间,浊酒青灯未破颜。
好道使君厨传薄,案头长供太行山。
【译文】
霜天的一天里,马在马厩中嘶叫。浊酒与青灯相伴,未使主人愁眉不展。
好道的县令家中厨传薄,案头长供太行山。
【注释】
井陉(xíng)署中偶成:井陉县署中偶然写下的诗。井陉,县名,今属河北省。署中,指官署内。
霜天:寒天或霜天。
尽日:整天。马蹄间:马蹄之间。
未破颜:没有愁容。
好道:喜好道教。
使君:县令的尊称。
厨传:厨子、厨师。
案头:桌前,案上。
长供:常供,经常供给。
太行山:在今河北西部和山西、河南北部一带,是华北平原的北面屏障。
【赏析】
描写了一个县令的清贫生活,以及他对道教的喜爱,并以此作为自己清廉生活的标志。首句“霜天”点出了时间,而“尽日”则说明这是一整天都在做某件事情。第二句“浊酒青灯未破颜”,则是对这一行为的直接描写。在这里,浊酒青灯是指简陋的居所,浊酒指的是没有经过精酿的好酒,青灯则是指油灯或者蜡烛,它们都是清贫生活中的象征。而“未破颜”则表示这个县令虽然生活清苦,但并不因此而感到忧愁。第三句“好道使君厨传薄”,则是对这个县令性格的进一步描绘。这里的“好道”是指喜欢道教,“使君”则是对县令的尊称。这里的“厨传”是指厨子和厨师,他们通常都会受到主人的厚待,而这位县令却能对他们如此薄待,这无疑也反映了他的清廉。最后一句“案头长供太行山”,则是对这首诗的总结。这里的“长供”是指经常供给,而“太行山”则是这个县令常常供桌上的食物,也是他清廉生活的见证。整首诗通过描写县令的生活,以及他对道教的喜爱,来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县令高尚品格的赞美。同时,这首诗也通过描绘这个县令的生活状态,来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以及人们对于清廉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