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色蒹葭鬓共新,倚来双玉暂精神。
还因四十馀年后,朋寿堂中第二人。
【解析】
此诗首句“岘山有朋”为题,应是记叙了友人相聚之乐;颔联“寿堂盖为大司空蒋公刘公大司寇顾公筑也已已岁余”,写寿堂建成,众人欢聚一堂。颈联中“四十年左证”,指四十年的友情,即《滕王阁序》中的“人生得路贵在交游”。尾联“霜色蒹葭鬓共新,倚来双玉暂精神”,写诗人和朋友们的欢乐场景。
【答案】
(译文) 在岘山上,朋友相聚,修建了一座寿堂。建好后已有一年了,吴比部和我与范太史一起游览。吴比部与我都是丙戌年参加考试中选的,范太史是丁亥年考中的。因此,这四十年间,我们都有成就,现在又在一起游玩。
赏析:
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四联,前两联主要叙述建寿堂的经过,中间两联抒发友谊之情,最后两联点出时令并作结。
前两联主要是说,在岘山之上,有座寿堂,是为大司空蒋公、刘公、大司寇顾公而建的。从时间上看,距今也有四年多的时间了,可见大家情谊之深。
中间两联主要是抒发友情之情。诗人以“四十年左证”为引子,指出在这四十年间,自己和朋友们都有成就,所以今天能在一起游玩,真是高兴极了。
最后两联点出了时令,也作结。“霜色蒹葭”一句写出了季节,“鬓共新”则写出了人物,这是对前面所写的景和人的进一步描绘,也更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