砑光藤纸墨华流,欲报璚瑶未敢收。
总为临池贪玉局,可应遗翰去黄州。
【注释】
黄州:今湖北黄冈。惠:赠予。苏长公:苏轼的号。璚瑶:《诗经·卫风·淇奥》:“维鲂鱼,则有莘其尾。”朱熹集传:“《诗》云‘维鲂与𫛞,则在藻’,《说文》云‘𫛞,鱼名也’,然则璚瑶即𫛞字也。”笺:“《毛传》:𫛞, 鲔。郑玄笺曰:‘𫛞之为物也, 大者如牛,小者如羊。’案《尔雅·释地》:‘东方之美者有碣石……’郭璞注:‘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礼记》:‘南方之美者荆及岱。岱南为岳,荆南为泽。’《庄子·逍遥游》: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是𫛞乃水虫,形如鳝。故知此指墨迹也。”遗翰:送别的书信。黄州:今湖北黄冈。
【赏析】
这是一首和诗。黄州太守苏轼见友人墨迹欲报以酬谢,却因事不能相还,遂作诗赠别,并附还墨迹。
首联两句写赠友的缘由。苏轼的好友黄州知府惠荪,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儒者。苏轼曾向惠荪索求过书法作品以自慰,惠荪不肯应允,苏轼只好写下这首赠友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第二句承上启下。“欲报”表明了作者的初衷,想要报答惠荪的恩德;“未敢收”表明了作者的想法,没有勇气接受惠荪的厚意。
第三句点明了赠友的原因。苏轼之所以要写这首诗,是因为他总想临池写字,而惠荪却不肯给他提供一块玉砚,所以他想要借这次机会向惠荪表示他的心意,请求惠荪能够把书法墨迹转交给自己。
末联两句写赠友的目的。苏轼之所以要写这首诗,是因为他在黄州任职期间,总是贪恋着那玉局里的笔墨,希望能够得到惠荪的书法墨迹作为自己的临池之用。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悠远。它表达了诗人对惠荪深厚的友谊之情以及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