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知迁地胜长沙,无那中年易忆家。
裁唱楚歌头便白,不须遥夜听琵琶。

江州问琵琶亭

亦知迁地胜长沙,无那中年易忆家。

裁唱楚歌头便白,不须遥夜听琵琶。【注释】:迁地胜:迁移到其他地方胜过。江州:今江西九江一带,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谪居之地。楚歌:指战国楚顷襄王时楚国屈原所作《离骚》中的《招魂》,也指战国时楚国民间歌曲《越人歌》。此诗中借以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裁:裁剪。头便白:指鬓发已白。遥夜:深夜。听:指聆听。此诗表达了诗人虽身在他乡,但每当听到琵琶声,心中就会涌起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译文如下:我也清楚,虽然我迁往他地,却胜过了在长沙。然而,到了中年,我总是容易思念家乡。当我裁剪楚歌时,鬓发已经变白,不需要在深夜里听琵琶来寄托我的思乡之情。赏析如下:这是一首典型的怀古诗,通过对古代诗人白居易在江州贬谪期间的生活和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首句“亦知迁地胜长沙”直接点明主题,诗人深知自己迁移到他处,胜过了在长沙。这种对比,既突出了贬谪生活的艰辛,又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接下来的“无那中年易忆家”,则是诗人对自己身处异乡、中年易感怀家的情感的真实写照。这种情感,既是对个人遭遇的无奈,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一句“裁唱楚歌头便白,不须遥夜听琵琶”,更是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推向高潮。这里的“裁唱楚歌”,不仅仅是字面上的裁剪歌声,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寄托。诗人通过这种方式,将内心的愁苦与哀怨融入歌声之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无尽思念。而“不须遥夜听琵琶”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情感。这里,诗人用“不须”二字,表达了自己已经无需再借助琵琶声来表达心中的思乡之情。这种表达方式,既显得更加深沉内敛,又更具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力量。总之,这首诗以其深情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文人生活和情感世界的窗口,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人的智慧和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