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风满白杨枝,云到牙山黯自迟。
冢上弹琴应莫怪,人间能得几钟期。
诗句:踏青风满白杨枝,云到牙山黯自迟。
译文:春天来临,白杨树枝上吹满了和煦的风,天空中飘来朵朵白云,仿佛要到达遥远的天边。然而到了牙山,却感到有些黯淡无光,似乎被什么阻挡了。
关键词解释:
- 踏青:指春天时外出踏青赏花的活动。
- 白杨枝:白色的杨柳枝条,常用来比喻春天的景象。
- 云到牙山:形容云彩飘至牙山,给人一种深远、遥远之感。
- 黯自迟:黯暗的色彩,自远处而来,给人以时间停滞的错觉。
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面。诗中的“踏青”一词,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而“白杨枝”则象征着春天的到来。随后,诗人的视线被远方的云彩所吸引,“云到牙山”既形象地勾勒出了远山的轮廓,又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空间的辽阔。最后,“黯自迟”不仅形容了云彩的神秘感,也反映了诗人对时间和空间的深刻感知。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春天景色的热爱以及内心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