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西去失青牛,却坐青羊向益州。
我效初平仍一叱,可能分作钓鱼裘。

【注释】

流沙:指沙漠。青牛:指仙人骑的青色母马。益州:今四川省,汉末时为益州牧刘璋所据。初平:东汉末年董卓专权,废立皇帝,群雄割据。一叱:一声叱咤。分作:成为。钓鱼裘:用渔翁垂钓来比喻不慕荣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寓居时所作。诗中通过描写一个牧羊人与仙人相会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现实不满和渴望归隐的思想感情。

首句“流沙西去失青牛”,写流沙之西有一处仙山,那里住着一位骑着青牛的仙人,而这位仙人骑的是一头青牛,而不是普通的牛。这两句既点出地点,也写出了人物。

次句“却坐青羊向益州”,写仙人骑青牛到了成都附近,他下了坐骑,就地休息。这两句交代了仙人到来的地点和方式。

第三句“我效初平仍一叱”,写诗人学道以后,也学仙人的样子,大声呵斥,使群邪退避。“效”字表明诗人学道的目的。“一叱”表现出诗人的豪迈气概,同时也说明他的法术不凡,足以镇服群邪。

最后一句“可能分作钓鱼裘”,写仙人见诗人法术高强,于是把自己得到的一件宝物——钓鱼蓑衣送给了诗人,并嘱咐他不要再学道了,要做一个安贫乐道的好官。“分作”二字表明诗人得到了这件宝物,“钓鱼裘”则是仙人赠给诗人的一件珍贵礼物。这两句表明了诗人最终选择了归隐生活的道路,不再追求名利地位。

整首诗通过对一个牧羊人与仙人相遇的故事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不满和渴望归隐的思想感情。同时,诗人还以仙人赠予的礼物作为象征,表明自己选择归隐的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