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扬词客尽英髦,得句争夸白雪高。
一自社中枚叟去,何人八月赋观涛。
诗句释义
- 陆无从茂才自扬州来乞文以赠歙人吴惟登得三绝句与之生高于诗与欧博士桢伯为广陵社
- 陆无从:名字,可能是作者的化名或别称。
- 茂才: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称号,指有才能的人。
- 扬州: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
- 乞文:请求诗文。
- 吴惟登:歙人(即安徽歙县人),此处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乡。
- 得三绝句:陆无从从扬州带来三首绝句。
- 赠:赠送。
- 歙人:即现在的安徽省歙县人。
- 吴惟登得三绝句与之:诗人将这三首绝句赠给吴惟登。
- 生高于诗:形容诗歌的艺术价值高于生活本身。
- 与欧博士桢伯为广陵社:诗人与欧桢伯一起组成了一个名为“广陵社”的文人团体。
- 维扬词客尽英髦,得句争夸白雪高。
- 维扬词客:指的是扬州地区的文人雅士。
- 尽英髦:所有的文人都是英俊的。
- 得句争夸:每个人争夺着赞美句子。
- 白雪高:用比喻的手法,白雪比喻高雅,表示这些文人追求的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境界。
- 一自社中枚叟去,何人八月赋观涛。
- 枚叟:司马相如,西汉时期的文学家。
- 社中:这里可能是指某个文人社团或雅集。
- 八月赋观涛:用司马相如的故事,他在八月创作了《上林赋》,其中描述了观看潮汐的壮观场面。
- 何人:谁。
- 赋观涛:创作关于观看潮汐的文章或诗歌。
译文
陆无从从扬州带着他的三首绝句来到歙县,将它们送给吴惟登。他称赞这些诗篇的艺术价值超越了生活本身。在扬州地区,所有的文人都是英俊的,他们争夺着赞美诗句,追求高雅的艺术境界。自从司马相如离开这个社团之后,谁能在八月创作出像《上林赋》那样描绘潮汐壮观的文章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美陆无从的诗篇,表达了对于文学艺术的高远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群体中的文化氛围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