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雾凌风青雀开,分明一坐玉山来。
悬知傲杀南楼月,重见千秋庾亮才。

”`markdown

走笔再送冯使君之楚

诗句释义

卷雾凌风青雀开,分明一坐玉山来。
悬知傲杀南楼月,重见千秋庾亮才。

注释

  • 卷雾凌风:形容风势强烈,云雾翻滚。
  • 青雀开:青雀飞舞。
  • 分明一坐:清晰地仿佛坐在一座山上。
  • 玉山来:形容人或物如玉一般洁白而高洁。
  • 悬知:预料。
  • 傲杀:形容气势非凡,足以压倒一切。
  • 南楼月:南方高楼的月亮。
  • 庾亮才:指庾亮的文才和气度。

译文

狂风卷起云雾,仿佛鸟儿在天空中飞翔,宛如置身于一座巍峨的玉山上,感受到它的纯洁与高贵。我预料到你的气宇轩昂将胜过南楼之上皎洁的月光,你再次展现出了庾亮的文采和气魄,令人钦佩不已。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冯使君赴任途中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首句“卷雾凌风青雀开”运用生动的意象,表达了旅途中的壮阔景色以及诗人内心的豪迈之情;接着“分明一坐玉山来”以比喻手法强调了友人的高洁与不凡,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朋友的赞美之情。最后一句“悬知傲杀南楼月,重见千秋庾亮才”不仅是对友人才华的认可,也寄托了诗人对他未来成功的期待和祝福,体现了友谊深厚的人文关怀。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明代文学的魅力。

创作背景与风格

《走笔再送冯使君之楚》是明朝王世贞的作品。王世贞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其作品多表现出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关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不详,但根据内容和风格判断,可能是王世贞在送别友人冯使君前往楚国时所作,充满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希望。整体上,王世贞的诗歌风格注重写实与抒情相结合,语言优美,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江苏太仓人。明代著名文人、历史学家、思想家,官至南京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等职。他一生勤奋好学,涉猎广泛,尤擅长散文创作,对后世影响深远。王世贞的文学作品以议论为主,同时也不乏诗词歌赋,尤其是诗歌方面,他的诗作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被誉为明代第一大家。

相关人物简介

冯使君:此名可能为虚构人物,无具体历史记录可查,故无法提供详细信息。但从诗中可以看出,冯使君是一位具有高尚品德和才华的人物,值得尊敬和赞誉。
庾亮:字安西,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和学者,以其文才和气度著称于世。在这首诗中,庾亮的提及不仅代表了诗人对友人才能的肯定,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优秀品质的高度追求。

结语

《走笔再送冯使君之楚》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深意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友人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王世贞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