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冢轻风舞纸钱,斜阳漠漠草芊芊。
非关榆柳无新火,总为人家不禁烟。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诗歌的思想情感、手法技巧等综合分析。题干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考生作答时,注意按照此格式作答。
【答案】
译文:
小冢轻风中飘舞着纸钱,斜阳下草长得芊芊。
不是榆柳无新火,总为人家不禁烟。
注释:
①小冢:指坟墓。
②芊芊:形容茂盛的样子。
③榆柳:泛指树木。
赏析:
首句写清明时节,坟头上的纸钱随风而舞。“小冢轻风”一句,看似寻常描写,实则暗含诗人的感慨。坟头纸钱随风飞舞,可见清明节气已经来临,而此时正值春日,自然万物生机勃勃。“舞”字用得极为贴切,将纸钱在微风中翻飞摇曳的景象描绘得活灵活现。“轻”字则突出了风力之轻,让人感到仿佛是轻轻拂过,而非狂风大作。
第二句写夕阳西下,远处的草木苍翠欲滴。这里的“漠漠”一词,形象地描绘出太阳落日时分,天空呈现出一片淡紫色的光影。这种光影之下,草丛显得更加浓密翠绿,仿佛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芊芊”一词,则进一步强调了草的茂盛程度,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第三句写并非因为榆柳没有新火而感到惆怅,而是由于人间烟火太多而无法忍受。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清明时节人们扫墓祭祀活动的无奈之情。清明时节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人们祭祖扫墓的重要日子。然而,在这个时刻,却不得不忍受烟火的气息,这无疑是一种煎熬。诗人用“非关”二字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状况的无奈与反感。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观以及人们的祭祀活动进行描绘,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而又略显凄凉的画面。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清明习俗的不满与无奈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