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隐红桥拂地开,徐徐蟾魄染青苔。
诸天幻出金银相,色界天王尽下来。
【注释】
梵王桥:即金明桥。在苏州市西,跨运河。
隐隐:隐约地,模糊地。红桥:指金明桥。
徐徐:慢慢地。蟾魄:指月亮。月色。
青苔:青绿色的草。
诸天:佛教谓欲界六天之上、色界十八天之下的诸小天和大罗天上的诸天,共为三十三天。幻出:显现出来。金银相:指各种颜色。这里泛指佛经中的各种色彩和文字。色界天王:佛教谓色界十六天的天神,共为十六位。尽下来:都下来了。
【赏析】
此诗描写金明桥上月光映照下的景色及所显现的各种色彩。
首句“隐隐红桥拂地开”,描绘了一幅明月照耀下的江南水乡景象。红桥,指的是金明桥,是苏州市内的一座古桥,位于运河之上。隐隐,形容月亮高悬,光芒四射;红桥,则是指这座古朴典雅的石桥,它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
第二句“徐徐蟾魄染青苔”,进一步描绘了月亮的光芒如何渗透到周围的青苔之中。这里,诗人巧妙地使用了“蟾魄”一词,将月亮比作一只明亮的玉兔,用它那皎洁的月光来照亮大地,使万物都沐浴在这温柔的月光之下。同时,“染青苔”也暗示了月亮的光芒如何将周围环境渲染成一片宁静祥和的氛围。
第三句“诸天幻出金银相”,通过想象,将各种色彩和文字幻化为金银般璀璨耀眼的光辉,从而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这里的“诸天”指的是欲界六天之上、色界十八天之下的诸小天和大罗天上的诸天,共计三十三天。它们都以各种形式降临人间,共同构成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而“幻出金银相”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一神奇景象的赞叹之情。
最后一句“色界天王尽下来”,则是一个富有哲理性的结论。这里的“色界天王”指的是色界十六天的天神们,他们是欲界与色界之间的过渡者,也是佛教中的重要角色之一。诗人在这里用“尽下来”来形容这些天王们纷纷降临人间的情景,暗含着他们对于人间世界的关注和参与。这种描述既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也体现了他对世间万象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