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奉讳十年强,何夕何曾不对床。
但落人间成聚散,更堪天地两茫茫。
注释:当时因为奉皇帝之讳(避讳,不敢直呼皇帝名),我被贬官在外已有十年了,何时才能回到京城呢?哪一次没有和弟弟一起共床而眠呢?如今我们兄弟分散在人间,相聚的机会越来越少,更令人感到天地间渺茫无涯。
赏析: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时作者正在江州(今江西九江)任司马。诗人自述自己因“奉讳”(避嫌)被贬为江州司马,远离京城,与弟弟分别,怀念故人,感慨万千。全诗以“哭”字领起,表达了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中间四句抒发了对人生聚散无常、天地辽阔难尽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