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白传纠坐不空,乍回秋水剪双瞳。
若教携得金陵去,乐府应添明下童。
【注释】
大宗伯:官名,主管礼、乐、政教等事务。徐公:指诗人的朋友徐寅(一说为唐代诗人徐凝)。阿倩:女眷。娄江:水名。
飞白:书法用笔,如飞白一般,即笔画流畅如丝。传纠:指《诗经》的《大雅·文王》中的“王之荩忱”。
不空:没有空缺。回秋水:形容眼波流转,如秋天的水波一样流动。剪双瞳:形容女子眼睛明亮而炯炯有神。
金陵:古都南京,今属江苏。乐府:古代音乐机构的名称,此处借指诗歌的韵律。明下童:指天真无邪的小孩。
【赏析】
本诗是诗人徐寅应朋友徐公之邀,到江边与友人送行时所作,并请他赋以诗歌,诗人便即景抒情,挥笔直书,写出了一幅清丽脱俗的画面。
首句“飞白传纠坐不空”,写徐公在江畔设宴饯行,诗人和在座的朋友们正在举杯畅饮时,忽见远处一叶扁舟,船头立着一位佳人,她正倚窗而望,似在期待什么。诗人便将目光投向远方,只见那佳人纤腰轻摆,衣裙飘逸,宛如水中游动的鱼儿。“飞白”二字,既形容江面泛动的微波,又暗点“飞白传纠”的书法用笔。“坐不空”,是说在座的各位宾客都为之倾倒。
第二句“乍回秋水剪双瞳”,则描写了佳人的神态。她似乎在凝视着什么,目光炯炯有神,仿佛能穿透人心,让人感到一种难以名状的魅力。“秋水”一词,既形容她的眼波流盼如秋水般清澈,又暗含着她内心的忧郁和期盼之情。这句诗通过对佳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
最后一句“若教携得金陵去,乐府应添明下童”,则是诗人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他希望佳人能够带着美好的记忆回到家乡南京,让那里的孩子们也能享受到这份快乐。这句话既是对佳人的赞美,也是对友情的一种珍视和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人物的刻画,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