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忆秦廷哭,能令汉业昌。
虎符徵使者,龙剑入渔阳。
战伐深推毂,从衡易处囊。
急难心转赤,纡画鬓先苍。
日月垂南纪,风云护朔方。
七擒收属国,一战扫穷荒。
司马军中拜,金鱼袋里装。
宁惟剪荆棘,且为树甘棠。
羽扇妖氛避,穹庐燧色藏。
春风眠突骑,暮雨至降王。
女释供边馌,家馀宿亩粮。
朅来平准议,谁握度支章。
保障空思尹,秋毫或让桑。
主忧偏社稷,公望切岩廊。
饷转千樯月,漕飞万庾霜。
牢盆自商贾,盐铁有贤良。
物力江湖细,兵需陆海长。
察眉难尽泪,刺骨未论伤。
少府征宁缓,潢池势可当。
亦知根本计,何以报明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吴中丞入为少司徒》。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尚忆秦廷哭,能令汉业昌。
- 注释:还记得当年在秦始皇的朝廷上哭泣的情景,如今能够使汉朝的事业更加繁荣昌盛。
- 赏析:这里表达了对吴中丞忠诚和能力的赞赏,以及对他将来能够在汉朝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期望。
- 虎符徵使者,龙剑入渔阳。
- 注释:用虎符征召使者,拿着龙剑进入渔阳。
- 赏析:描述了吴中丞作为使者的身份和使命,以及他即将面临的艰苦任务。
- 战伐深推毂,从衡易处囊。
- 注释:在战伐中深得人心,如同推车一样;政治才能如同装进口袋里一样容易。
- 赏析:赞美了吴中丞的军事和政治才华,表达了对其未来的期待。
- 急难心转赤,纡画鬓先苍。
- 注释:在紧急困难的时候,他的心会转为赤色;头发变白,是因为忧国忧民。
- 赏析:反映了吴中丞对国家的忠诚和牺牲精神。
- 日月垂南纪,风云护朔方。
- 注释:日月照耀南方大地,风云保护北方边疆。
- 赏析:象征着吴中丞的影响力和责任重大。
- 七擒收属国,一战扫穷荒。
- 注释:七次擒拿敌人,收复了被征服的国家;一场战役就能消灭敌人的势力范围。
- 赏析:赞扬了吴中丞的军事才能和胜利。
- 司马军中拜,金鱼袋里装。
- 注释:被任命为司马军中的官员,腰间挂着象征地位的金鱼袋。
- 赏析:描述了吴中丞官职的提升和地位的提高。
- 宁惟剪荆棘,且为树甘棠。
- 注释:不仅要铲除杂草,也要种植树木,比喻治理国家要同时进行。
- 赏析:表达了吴中丞治理国家的决心和愿景。
- 羽扇妖氛避,穹庐燧色藏。
- 注释:手持羽扇驱散邪恶势力,像天狼星那样隐藏于帐篷中。
- 赏析:赞美了吴中丞的智慧和策略。
- 春风眠突骑,暮雨至降王。
- 注释:春天的风轻拂着战士们的脸庞,傍晚的雨滋润着投降的国王。
- 赏析:描绘了战场上的景象,展现了吴中丞的勇敢和智慧。
- 女释供边馌,家馀宿亩粮。
- 注释:妻子解除了为国家服兵役的义务,家里还剩余着种庄稼的粮食。
- 赏析:反映了战争对家庭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国家安宁的喜悦。
- 朅来平准议,谁握度支章。
- 注释:回来参与讨论如何平抑物价,谁能掌握控制支出的方法和权柄。
- 赏析:提到了经济管理的话题,表达了对吴中丞经济管理能力的认可。
- 保障空思尹,秋毫或让桑。
- 注释:为了保障国家的安宁,我日夜都在思考如何治理国家,甚至愿意放弃自己的利益。
- 赏析:体现了吴中丞对国家治理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 主忧偏社稷,公望切岩廊。
- 注释:国家的忧虑主要落在他身上,你的期望深切如岩石般坚实。
- 赏析:表达了对吴中丞的深厚期望和信任。
- 饷转千樯月,漕飞万庾霜。
- 注释:粮食通过成千上万的船只转运,漕运船在万顷江波之上航行。
- 赏析:形容了物资运输繁忙的场景,展示了国家经济的繁荣。
- 牢盆自商贾,盐铁有贤良。
- 注释:商人经营牢盆生意,盐铁行业有贤良之士。
- 赏析:赞扬了商业和盐铁行业的繁荣,以及贤良之士的贡献。
- 物力江湖细,兵需陆海长。
- 注释:国家的物资供应来自四面八方,军事需求则涉及陆地和海洋的广阔空间。
- 赏析:反映了国家资源的丰富和军事需求的广泛。
- 察眉难尽泪,刺骨未论伤。
- 注释:仔细地观察眉头,泪水难以完全诉说;虽然刀锋刺入骨髓,却无法说出伤痛。
- 赏析:形容了内心的痛苦和不舍,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 少府征宁缓,潢池势可当。
- 注释:年轻的官员征召行动要慢一些,但潢池之乱的势力是可以对付的。
- 赏析:暗示了年轻官员的稳重和应对能力,以及对自己能力的自信。
- 亦知根本计,何以报明光。
- 注释:我知道最根本的计划,但我该如何报答皇上的恩德?
- 赏析:表达了对皇帝恩情的感恩之情,以及对报答恩德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