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犹竟韶景,窈窕此山阿。
越女兴犹剧,夕阴将奈何。
攀藤龂纤指,蹑草涴轻罗。
石碍莲双朵,泥沾玉一窝。
翻然欲飞渡,终是怯凌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的内容、作者情感和写作背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此题中,“夷犹竟韶景”,夷犹即徘徊。竟:尽;韶景:美好的景色。“窈窕此山阿”窈窕,幽深的样子。山阿:山的北面。这里指幽深的山中。“越女兴犹剧”,越女:古时对美女的称呼。兴犹剧:兴致还很高。“夕阴将奈何”,夕阴:傍晚的天色。将:将要。奈何:怎么办。“攀藤龂纤指”,“攀藤”“龈”(jīn):“攀”是用手抓住或拉住。“龂”(qiān):咬住。“纤指”:细小的手指。“蹑草涴轻罗”,“蹑”是踩踏。“蹑”是踩踏。“涴”:弄脏了。“轻罗”:轻盈的罗裙。“石碍莲双朵”,“碍”:阻碍。“莲双朵”:莲蓬。“泥沾玉一窝”,“沾”:沾湿。“玉”:形容莲花。“一窝”:一个窝,形容花团锦簇。“翻然欲飞渡,终是怯凌波。”翻然:突然。凌波:水上行船。《子虚赋》有“凌波微步”之说。
【答案】
①夷犹竟韶景,窈窕此山阿。②越女兴犹剧,夕阴将奈何?③攀藤龂纤指,蹑草涴轻罗。④石碍莲双朵,泥沾玉一窝。⑤翻然欲飞渡,终是怯凌波。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山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自己游山赏景时的喜悦心情。开头两句写景入题,勾勒了一幅秀美的山水图景;中间四句写人写景,刻画了美丽的女子和她们在山中游玩的快乐心情,最后两句写自己欲飞渡而不敢飞渡的心理活动,表现了自己内心的矛盾与苦闷。全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