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买骏马,百金买辔头。
百千制狐白,十千珊瑚钩。
相从诸少年,宛洛书行游。
宛洛富名倡,挟瑟进清讴。
但知媚黄金,焉知我为畴。
出当从客欢,归当从妇谋。

【注释】

千金买骏马:比喻以金钱购买良马。

百金买辔头:比喻以金钱购买马的缰绳等配件。辔头是古代用铜铁等材料制成的一种套在马颈上的工具,用以控制马的行进方向。这里借指贵重的车马和马匹配件。

百千制狐白:意思是制作一千张狐皮。狐白是狐狸的皮毛,古人认为其白色像玉,所以叫狐白。

十千珊瑚钩:意思是制作一万条珊瑚形状的装饰品。珊瑚是一种美丽的宝石,这里泛指珊瑚形状的装饰品。

相从诸少年:意思是和一群年轻的朋友在一起。

宛洛富名倡:宛、洛是洛阳附近的两个地名,富名倡指当地有名的歌妓舞女。

挟瑟进清讴:意思是带着乐器去唱歌。瑟是古代的一种弦乐器,清讴是唱得非常悦耳动听的歌。

但知媚黄金:只知道为了讨好钱财而献媚。

焉知我为畴:焉知你是我的同类。

出当从客欢:意思是出门时跟随客人一同快乐。

归当从妇谋:意思是回到家中应当听从妻子的计谋。

【赏析】

《杂感六章》是一首七言古诗,诗人通过描写自己与友人一起出游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真挚友情的珍视。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人生的感慨。

首句“千金买骏马,百金买辔头”是说,用金钱可以购买到好马和马具,这是对世俗名利的讽刺。接着“百千制狐白,十千珊瑚钩”两句,诗人进一步指出,即使是价值连城的珍贵之物也不过是身外之物,不如真诚待人来得实在。这两句是对世俗名利的讽刺和反思。

接下来“相从诸少年,宛洛书行游”,是写诗人与一群年轻人一起去游历的场景。他们一起唱歌、跳舞,享受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世俗名利的诱惑下,诗人逐渐失去了自我,变得唯利是图。“相从诸少年,宛洛书行游”中的“但知媚黄金”,正是诗人对这种变化的自我讽刺和批评。这里的“媚黄金”指的是为了讨好钱财而献媚的行为。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厌恶和反感。

最后一句“出当从客欢,归当从妇谋”,则是说,出门时跟随客人一同快乐,回到家中应当听从妻子的计谋。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在世俗名利面前逐渐失去自我,变得唯利是图的现实。同时,这也是对真挚友情和家庭和睦的赞美。

《杂感六章》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感慨的古诗。诗人通过对世俗名利的反思和批判,展现了自己的个性和情感世界,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真诚、家庭和睦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