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湿螀声,枯叶悲自和。
兰膏冻不发,三星渐沈河。
里中多轻薄,昏醉相经过。
两意既非当,虽欢其奈何。
亮无同衾愿,闭户敛双蛾。
注释
- 书感:诗歌,表达对某件事情的感想或情感。
- 白露湿螀声: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天气开始转凉。螀是一种昆虫,发出的声音与“白露”相呼应。
- 枯叶悲自和:指落叶在秋风中飘落,发出悲凉的声音,与自然界的变化相互呼应。
- 兰膏冻不发:兰膏是一种香料,用兰草提取而成。这里的“冻不发”可能是指兰花香无法散发出来,与前文的“白露”相呼应,都表达了某种无法释放的感觉。
- 三星渐沈河:三星,即参星、心宿二星;沈,沉没。这里可能指的是夜晚天空中的星星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以下。
- 里中多轻薄:指村里的人大多喜欢轻浮的行为。
- 昏醉相经过:形容村民在夜晚醉酒后互相经过的情景。
- 两意既非当:意思与你的期望不符。
- 虽欢其奈何:虽然快乐,但也无法改变现状。
- 亮无同衾愿:没有共同睡在同一张床上的愿望。
- 闭户敛双蛾:关上门,收起眉毛,这里可能暗示着内心的忧愁和压抑。
赏析
本诗以“书感”为名,可能是作者在某个特定时刻所写下的感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秋夜的乡村景象。诗中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
诗的前两句“白露湿螀声,枯叶悲自和”描绘了一幅初秋的景象。白露时节,天气转凉,寒蝉在树梢上哀鸣,而枯叶也随着秋风飘落,发出悲凉的声音。这些景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秋天的图景,同时也暗喻了作者心中的孤独和无奈。
第三句“兰膏冻不发,三星渐沈河”则通过“兰膏”这个意象,表达了一种无法释放的情感。兰花香被冻住了,无法散发,就像人们的心情一样难以平静。而“三星渐沈河”则描绘了夜空中星星逐渐消失的情景,寓意着光明和希望逐渐消逝,给人带来无尽的哀愁。
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描述了村民们的生活状态。“里中多轻薄,昏醉相经过”,“里中”指的是村庄里的人,“轻薄”则形容他们轻浮的行为。而“昏醉相经过”则描绘了他们在夜晚醉酒后互相经过的情景,这种生活状态让人感到无力和无奈。
最后的两句“两意既非当,虽欢其奈何”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一种无奈态度。他意识到自己的想法与现实并不相符,即使内心充满欢乐,也无法改变现状。这里的“亮无同衾愿”,可能意味着诗人心中有着某种愿望(如共享宁静时光),但又无法实现。而“闭户敛双蛾”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压抑。
这首诗通过对秋夜乡村景象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一种深深的忧愁和无奈。诗人通过自己的感受和观察,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