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五亩宫,兹实英气聚。
长楸径天风,森然虬龙舞。
岂无枭鸱托,噤嗉不能吐。
翔鸾翼丹桷,蟠螭绣文柱。
中有贵者像,峄碧流眉宇。
礼犹素王亚,秩非客卿伍。
杨墨既廓如,仪秦亦微沮。
伊昔传食时,天开齐梁主。
其用不一究,归乃成万古。
诸伧何为者,瑱珠列周庑。
三复仁义篇,悠然配神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谒孟庙敬述》。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诗句解释及关键词注释:
- 呜呼五亩宫,兹实英气聚。
- “鸣呼”:感叹词,表示感慨或哀叹。
- “五亩宫”:指孟庙,位于山东邹县,为孟子及其弟子讲学之地。
- “兹实”:这实在是。
- “英气聚”:英才之气汇聚于此。
- 长楸径天风,森然虬龙舞。
- “长楸”:高大的树木,常用来象征高尚或尊贵之物。
- “天风”:自然的风,这里比喻浩然正气。
- “森然”:形容树木茂密,枝叶繁盛的样子。
- “虬龙”:传说中的龙的一种,此处形容树木挺拔有气势。
- “舞”:跳舞,这里比喻生机勃发。
- 岂无枭鸱托,噤嗉不能吐。
- “枭鸱”:比喻奸邪之人。
- “噤嗉”:形容因害怕而不敢发声。
- “吐”:吐露,这里指表达或说出。
- 翔鸾翼丹桷,蟠螭绣文柱。
- “翔鸾”:飞翔的鸾鸟,比喻贤人。
- “丹桷”:用红色油漆涂饰的屋椽。
- “蟠螭”:盘曲的龙形花纹,用于装饰柱子。
- 中有贵者像,峄碧流眉宇。
- “贵者像”:指庙中供奉的圣贤画像。
- “峄碧”:峄山出产的碧玉,这里比喻贤人的品德。
- “流”:流传、传播。
- “眉宇”:即眉眼,这里比喻贤人的容貌和气质。
- 礼犹素王亚,秩非客卿伍。
- “素王”:古代儒家称孔子为“素王”,意为最接近于帝王的圣人。
- “亚”:次于。
- “秩”:地位等级。
- “客卿”:客居的官员,这里是泛指其他官员。
- 杨墨既廓如,仪秦亦微沮。
- “杨墨”:战国时期两个著名的学派,杨朱主张个人利己主义,墨家则强调兼爱非攻。
- “廓如”:廓然大公,这里表示杨墨的思想已经公开化。
- “仪秦”:张仪、苏秦,战国时期的纵横家,他们擅长外交手段。
- “微沮”:略有衰落。
- 伊昔传食时,天开齐梁主。
- “传食”:指诸侯朝见天子时的礼节,诸侯在庙堂上献食物给天子。
- “天开”:比喻天命降临。
- “齐梁主”:指齐威王和梁惠王,两位历史上有名的君王。
- 其用不一究,归乃成万古。
- “其用”:在这里指孟子的学说。
- “不一究”:不局限于一种解释或理解。
- “万古”:永远流传下去的历史。
翻译:
这首诗是对孟子庙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对孟子及其思想的崇高敬意和怀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孟子庙的建筑、祭祀活动以及孟子的肖像等元素,展现了孟子庙庄严肃穆的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通过对孟子及其思想的象征性描述,表达了对孟子智慧和道德力量的赞美,以及对孟子学说深远影响的肯定。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充分体现了杜甫对孟子及其思想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