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旻漏元气,泻作黄河流。
排荡识其支,焉睹昆仑丘。
武昌蕴夙解,独往恣神搜。
亥步亦何穷,原问非所雠。
仰窥太乙精,冷然注天湫。
调浪鼓青阳,馀风映素秋。
下士俱大笑,哫訾不能休。
宁知帝弄臣,坐令鞭九州。

高旻漏元气,泻作黄河流。

排荡识其支,焉睹昆仑丘?

武昌蕴夙解,独往恣神搜。

亥步亦何穷,原问非所雠。

仰窥太乙精,冷然注天湫。

调浪鼓青阳,馀风映素秋。

下士俱大笑,哫訾不能休。

宁知帝弄臣,坐令鞭九州。

【注释】:

  1. 高旻漏元气 - 指的是泰山的云雾气从山顶泄出,形成壮观的自然景观。
  2. 泻作黄河流 - 指山中溪水沿着山谷流淌,与黄河相似。
  3. 排荡识其支 - 形容山势险峻,需要仔细观察才能辨认出来。
  4. 焉睹昆仑丘 - 表示想要看到昆仑山的雄伟景象,却难以实现。
  5. 武昌蕴夙解 - 指诗人在武昌地区有着深厚的学问积累和理解。
  6. 独往恣神搜 - 表示诗人独自行走,尽情探索精神世界。
  7. 亥步亦何穷 - 表示时间的流逝,无法预测。
  8. 原问非所雠 - 表示问题的根源并非自己所追求的目标。
  9. 仰窥太乙精 - 仰望天空中的星辰,观察它们的光芒和轨迹。
  10. 冷然注天湫 - 形容星辰如泉水般清澈透明。
  11. 调浪鼓青阳 - 描述山风如同海浪翻滚,吹动树木摇曳生姿。
  12. 馀风映素秋 - 指山风吹拂过秋天的树林,使得景色更加清幽。
  13. 下士俱大笑 - 表示那些见识短浅的人嘲笑诗人的高深见解。
  14. 哫訾不能休 - 表示那些人对诗人的见解不屑一顾,不肯停止嘲笑。
  15. 宁知帝弄臣 - 暗指那些皇帝身边的宠臣,不知道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愚蠢的。
  16. 坐令鞭九州 - 暗示这些皇帝的宠臣,最终导致了国家的混乱和灾难。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壮丽景象及其背后的象征意义。诗中的“排荡识其支”等句描绘了泰山的气势和险峻,而“调浪鼓青阳”则表现了秋风的清凉和山间的生机。最后两句揭示了诗人对于统治者的讽刺,表达了对权力滥用的不满和担忧。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