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下欃枪,化作千长鲸。
血吹海波立,高天斗峥嵘。
白骨为丘山,草木杀气腥。
朅来佳艳地,倏忽无所凭。
昨夜明光宫,君王议南征。
青齐良家子,少小学纵横。
白马雕蝥弧,银鎗鬘胡缨。
匣中报雠剑,得施欢自鸣。
横流一鼓噪,黄河西北行。
能使赤日暗,又令秋云明。
不待发远县,临淄人尽兵。
立看徒步间,往往足公卿。
此时羽檄使,矫若双千城。
乘传张廷尉,结袜王先生。
慷慨大风歌,发指上填膺。
轻飙荡雄心,散入鼓角声。
长鲸肉万类,终就鼎俎烹。
举头笑真宰,此辈竟何成。
惟应千年后,独书公等名。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王世贞创作的,描述了吴人从军出征的情景。全诗共八句,每句都包含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太空下欃枪,化作千长鲸。
  • “太空”指的是天空,“欃枪”是一种流星,象征着天象。这句话表达了天空中的流星如同千条巨鲸般巨大,给人以震撼之感。
  1. 血吹海波立,高天斗峥嵘。
  • “血吹”形容海浪翻滚,鲜血喷涌的景象。“峥嵘”则描绘了天空中雷电交加、云层翻涌的画面。这句话描绘了一幅战争即将来临,天地变色的壮观景象。
  1. 白骨为丘山,草木杀气腥。
  • “白骨”指的是战场上的尸体,“丘山”则形象地比喻了尸体堆积如山。而“草木杀气腥”则暗示了战场的血腥与恐怖。
  1. 朅来佳艳地,倏忽无所凭。
  • “朅来”意味着突然来到或降临,“佳艳地”指的是美好的土地。这句话表达了战争突然降临,使得原本美好的地方变得荒凉和恐怖。
  1. 昨夜明光宫,君王议南征。
  • “明光宫”是古代帝王居住的地方,“南征”则是指向南的征战。这句话描绘了皇帝在宫中讨论南征的决策,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氛围。
  1. 青齐良家子,少小学纵横。
  • “青齐”指的是山东地区,“良家子”则是指出身于名门望族的年轻人。这句话描绘了这些年轻人从小就接受教育,学习各种技能和知识。
  1. 白马雕蝥弧,银鎗鬘胡缨。
  • “白马”指的是战马,“雕蝥弧”则是用金属制成的装饰品,用来装点战马。这句话描绘了战马身上的装饰品,展现了军队的装备和风貌。
  1. 横流一鼓噪,黄河西北行。
  • “横流”表示大河奔流不息,“一鼓噪”则是形容士兵们激昂的士气。这句话描绘了黄河水势汹涌,士兵们奋勇争先的场景。
  1. 能使赤日暗,又令秋云明。
  • “赤日”指的是太阳,“秋云明”则是指在秋天的天空中云彩明亮。这句话表达了战争带来的变化,既有阳光被遮蔽的瞬间,也有云彩明朗的时刻。
  1. 不待发远县,临淄人尽兵。
  • “临淄”是地名,指的是临淄这个地方的人都参加了战斗。这句话描绘了战争的残酷,许多地方的人都被迫参军参战。
  1. 立看徒步间,往往足公卿。
  • “徒步间”指的是战场上士兵之间的空隙,“足公卿”则是指很多官员也加入了军队。这句话表现了战争对普通人的影响,许多有地位的人也被卷入了战争之中。
  1. 此时羽檄使,矫若双千城。
  • “羽檄”是一种紧急文书,“矫若双千城”则形容使者迅速传递信息的样子。这句话描绘了战争时期通信的重要性,信息传递速度之快仿佛可以穿越整个城市。
  1. 乘传张廷尉,结袜王先生。
  • “乘传”指的是骑马传递文件,“张廷尉”是古代的一种官职,“结袜王先生”则是指穿着官服的王先生。这句话描绘了官员们骑马传递公文的繁忙场景。
  1. 慷慨大风歌,发指上填膺。
  • “慷慨”表示心情激昂,“大风歌”则是吟唱时的一种豪放声音。这句话表达了将领们在战斗中的豪情壮志和高昂情绪。
  1. 轻飙荡雄心,散入鼓角声。
  • “轻飙”指的是风速较快,“荡雄心”则是指激发起战士们的斗志。这句话描绘了战场上风势的变化如何影响战士们的情绪和行动。
  1. 长鲸肉万类,终就鼎俎烹。
  • “长鲸”指的是巨大的鲸鱼,“烹”则是指烹饪。这句话通过对比表达了战争对生命的无情摧残,将战争中的生物比喻为食物被烹饪。
  1. 举头笑真宰,此辈竟何成。
  • “真宰”在这里指的是自然界的力量,“笑”则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悲观。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结果的失望,认为这些战士最终都无法成就伟大的事业。
  1. 惟应千年后,独书公等名。
  • “惟应”表示只能如此,“公等”则是对将军们的尊称。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看法,认为只有时间能够证明这些人的伟大成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