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铁骑动妖氛,大汉金城上属云。
始隶西宫程卫尉,还从骠骑霍将军。
将军令严鼓声急,辕门夜寒刁斗发。
淅沥频敲万古霜,凄清坐转三更月。
剥剥啄啄如有情,丁丁鍧鍧咽复鸣。
初疑玉漏传筹响,忽忆银砧捣练声。
六边健儿好身手,中夜闻之气盈肘。
匹马横度祁连道,弯弓射得单于首。
绝塞唯言奏凯歌,中原不复听刁斗。
城南少妇郁金香,织却流黄不下堂。
愿得凭风试吹去,要知此声能断肠。
诗句释义与赏析:
匈奴铁骑动妖氛,大汉金城上属云。
译文:匈奴的铁骑搅动了混乱的局势,而大汉朝的京城如同被金色的云朵所环绕。
注释:此句描绘了战争前的紧张气氛和汉朝的防御态势。”妖氛”指的是混乱的局面,”匈奴铁骑”象征着入侵的力量,而”金城”则象征汉朝的坚固防线。始隶西宫程卫尉,还从骠骑霍将军。
译文:最初隶属于西宫的程卫尉,后来跟随骠骑将军霍去病。
注释:此句表明主人公在战争中的职务变动。”隶”是隶属的意思,”程卫尉”和”骠骑将军”都是当时重要的军事职位。将军令严鼓声急,辕门夜寒刁斗发。
译文:将军的命令严厉,战鼓的声音急促,夜晚辕门外的守卫用刁斗报时。
注释:这句话描述了战场上紧张严肃的氛围,以及夜间守卫工作的情形。”辕门”是古代军营的大门,”夜寒”表达了时间的紧迫性,”刁斗”是一种古老的报更器具。淅沥频敲万古霜,凄清坐转三更月。
译文:连绵不断地敲击着万年不化的霜,凄凉清冷中转动的三更月。
注释:”淅沥”形容声音清脆而连续,”频敲万古霜”比喻时间漫长且寒冷如霜。”凄清”和”坐转三更月”都表达了一种孤独、寂寞的感觉。剥剥啄啄如有情,丁丁鍧鍧咽复鸣。
译文:仿佛有着情感的啄击声,叮咚作响,然后再次鸣叫。
注释:”剥剥啄啄”形容声音细碎而有节奏感,”丁丁轰鸣”则强调了声响的连续性和响亮。初疑玉漏传筹响,忽忆银砧捣练声。
译文:起初以为是玉漏(一种计时器)在滴水的声音,突然想起银砧(指洗衣石)在捶打衣服的声音。
注释:”初疑”和”忽忆”表示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模糊。”玉漏”和”银砧”都是古代计时工具或日常生活用品,此处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记忆中的片段。六边健儿好身手,中夜闻之气盈肘。
译文:六边形的勇士们身手矫健,深夜里他们的气息充满力量。
注释:”六边形”这里可能是指某种特定形状的士兵或战士,”好身手”形容他们的动作敏捷有力。匹马横度祁连道,弯弓射得单于首。
译文:一个人骑着马横渡祁连山的道路,弯弓射出一箭,直接射中了单于的头部。
注释:这句描述了英勇的战斗场景,展现了主人公的勇猛和胜利。”祁连山”是中国西北部的一个山脉,”单于”是匈奴的最高首领。绝塞唯言奏凯歌,中原不复听刁斗。
译文:在边境上只有胜利的歌曲,中原不再听到刁斗的响声。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战争的胜利和和平的到来。”奏凯歌”意味着庆祝胜利,而”听刁斗”则是在夜晚巡逻时使用的报警器。城南少妇郁金香,织却流黄不下堂。
译文:城南的少妇正在精心编织郁金香,但她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没有下堂。
注释: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少妇对战争的担忧和无奈。”城南”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地点,而”郁金香”是一种美丽的花卉,常用于装饰品或礼物。愿得凭风试吹去,要知此声能断肠。
译文:如果能借助风力将这香气吹走,我希望能知道这香气是否能让人断肠。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一种深情的愿望和哀怨的心情。”凭风试吹去”意味着希望借助外力来消除这种痛苦的感觉,而”断肠”则是极度悲伤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