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半侵水,入夜蘋花寒。
野老不识拜,儿童频指看。
鱼盐仅成市,鸡黍一为飧。
莫怪慵移楫,人今此地难。

柴门半侵水,入夜蘋花寒。

野老不识拜,儿童频指看。

鱼盐仅成市,鸡黍一为飧。

莫怪慵移楫,人今此地难。

注释:

  • 柴门半侵水:柴门的一半浸在水里。
  • 入夜蘋花寒:入夜时苹花(一种水生植物)已经感到寒冷。
  • 野老不识拜:野人们不认识这个礼节,不知道要向客人致敬。
  • 儿童频指看:孩子们经常指着看。
  • 鱼盐仅成市:只有鱼和盐才能做成市场。
  • 鸡黍一为飧:用鸡和黍饭作为晚餐。
  • 莫怪慵移楫:不要责怪我懒得移动船桨。
  • 人今此地难:如今在这里很难找到合适的居住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天津泛舟趣霸水时的夜晚所见所闻的记录。首句“柴门半侵水”,描绘了诗人家门被河水轻轻淹没的景象,给人以宁静而亲切的感觉。接下来的诗句“入夜蘋花寒”,则是对苹花在夜晚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欣赏。

随着诗人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他发现当地的居民对这种自然美景并不了解,甚至有些陌生。这不禁让人感慨,即使是这样美好的景色,也可能因为缺乏理解和欣赏而被忽视。

诗人描述了当地的日常生活:“鱼盐仅成市,鸡黍一为飧。”这里,鱼和盐成为了市场上唯一的商品,而鸡和黍饭则成为了日常的食物。这样的生活状态反映出当地居民的生活压力和经济状况。

诗人以“莫怪慵移楫,人今此地难”作结,表达了他对当地人生活的同情和理解。尽管这里的自然环境优美,但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原因,使得诗人觉得在这里难以找到合适的居住地。

这首诗通过对天津泛舟趣霸水时的所见所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当地居民生活以及自己选择居住地的复杂情感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