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仰子墨林,所睹无长者。
莫公岂不文,宛若田父社。
有抱不自璧,虽完讵为瓦。
饥来玩清泌,衡门亦潇洒。
时藻汰欲空,居然余大雅。
【注释】
俯仰子墨林:子墨是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文子的字。他死后,其墓在今山东曲阜东南的东山之阴,人们称为子墨林。这里借指皇甫佥事的墓地。所睹无长者:所见之人没有值得称赞的长者。莫公:指皇甫汸(字子循)。不文:不善言辞、不擅长文学。宛若:很像。田父社:旧时农民祭祀土地神的庙宇,这里借指皇甫佥事的祠堂。有抱不自璧:有才能的人不自夸自己,就像有玉而不用玉璧一样。虽完讵为瓦:即使是完好的东西,又有什么用呢?讵(jù):岂,哪。玩清泌:到清凉的地方去游玩。玩,同“玩赏”。衡门:横木为门,用柴草覆盖,简陋的门,这里指隐居之地。亦潇洒:也很清闲自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皇甫佥事的赞美。皇甫佥事名汸(fǎng),字子循,明代人。他一生好学,善诗赋,尤工书法。此诗作于天启三年(1623年)冬,诗人因触怒魏忠贤,被捕下狱,被诬陷以大逆罪,受尽折磨而死。诗中的主人公是诗人自己的化身。
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景抒情,后四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皇甫佥事的无限钦敬。首联两句写景,点明皇甫佥事墓所在。颔联两句写皇甫佥事的为人,突出其才高而不傲,德厚而不矜的特点。颈联两句写皇甫佥事的品德和才能,突出其有德而不骄,有才而不露的特点。最后两联直接抒发感情,赞颂皇甫公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才能。
此诗采用先叙事,后议论的手法,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深沉,风格朴实无华,充分体现了诗人淳朴的诗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