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都当国秉,五侯竞骄怙。
是时谷司农,矫矫衡言路。
批鳞击君瑕,凭社忧主悟。
张禹舐犊翁,循默滋巨蠹。
孔光首鼠徒,依回市炎祚。
天下不为刘,识者了其故。
彼莽何能为,谏臣与两辅。
阳都当国秉,五侯竞骄怙。
是时谷司农,矫矫衡言路。
批鳞击君瑕,凭社忧主悟。
张禹舐犊翁,循默滋巨蠹。
孔光首鼠徒,依回市炎祚。
天下不为刘,识者了其故。
彼莽何能为,谏臣与两辅。
诗句翻译与赏析
- 阳都当国秉:阳都是当时的首都,掌管国家的重任。”当国秉”意味着掌握国家大权。
- 五侯竞骄怙:五位侯爵相互竞争并骄傲自大。”怙”意为依仗权势。
- 是时谷司农:当时有一位名叫谷的主管农业的官员。”司”表示管理或主管,”农”指农业。
- 矫矫衡言路:他挺直地维护公正的法律和言论自由。”矫矫”形容正直,”衡”是平衡的意思,指法律。
- 批鳞击君瑕:批评皇帝的错误并指出他的不足。”鳞”指龙鳞,比喻皇帝的尊严,”批”为攻击。
- 凭社忧主悟:依靠乡绅和百姓的智慧来帮助皇帝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社”在此处指的是乡村社区,”虑”为思考。
- 张禹舐犊翁:指西汉时期的张禹对儿子的溺爱如同老牛舔犊般。”舐”意为舔食,”犊”指小牛,这里比喻孩子。
- 循默滋巨蠹:不公开发言却暗中助长腐败行为。”循默”意指沉默不语,”滋”是助长,”巨蠹”指严重的害虫。
- 孔光首鼠徒:指东汉时期孔子光因犹豫不决而成为失败者。”首鼠”形容犹豫不决,”徒”指人。
- 依回市炎祚:利用市场交易来购买权力或地位。”依回”即依赖,”市”指买卖,”炎祚”为权力或地位。
- 天下不为刘:天下没有像刘邦这样的明君。这里的“刘”是指汉朝的建立者刘邦。
- 彼莽何能为:那王莽又有什么作为呢?”莽”指王莽,历史上一位篡位的皇帝。
- 谏臣与两辅:忠诚的大臣和两位辅政大臣。”谏臣”为直言进谏的大臣,”两辅”指的是辅助皇帝的两个重臣。
诗中的关键词解析
- 阳都:古都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在这首诗中,它象征着权力的中心和朝廷的核心。
- 五侯:指的是汉成帝时期的五个贵族家族。他们因为政治联姻结成势力集团。
- 谷司农:谷永担任太中大夫期间,曾参与平反案件和改革政治,被认为是一个正直的官员。
- 矫矫:形容正直的样子,在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对正直行为的赞扬。
- 批鳞:批评和揭露皇帝的错误,如《汉书·东方朔传》中描述的董仲舒对汉武帝的直言进谏。
- 恃:依赖、依靠。在诗中可能指的是依赖乡绅和民众的智慧来纠正皇帝的错误。
- 张禹:西汉时期的名臣,以其宽厚著称,但在《汉书》中也有因其溺爱儿子而被贬的记载。
- 首鼠:犹豫不决。在诗中可能是形容张禹在处理朝政问题上的态度。
- 市炎祚:通过市场交易来获得权力。这反映了王莽时期的政治动荡,以及权力的不正当获取方式。
- 刘:汉朝的建立者刘邦。在这首诗中,他用来形容那些能够识别贤才并任用有才能的人。
诗歌背景与影响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王莽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正义和贤明领导者的赞美,以及对奸臣误国和权谋斗争的批判。《阙题》不仅反映了作者的政治立场,也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于政治清明的期望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