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公古明德,昭代实无伦。
濒死不改节,所莅惠必臻。
婉谏复皇储,密引皆俊民。
五龙既夹日,万古归其仁。
危哉再相时,齿暮宦亦陈。
万一先朝露,此志竟何伸。
阿姨自有子,不作女主臣。

【注释】

  1. 梁公:指汉文帝刘恒,字伯阳。他为人宽厚、仁爱,以“德”著称,被尊为“圣祖”,史称“明德”。
  2. 昭代:指汉朝。
  3. 濒死不改节:指汉文帝临终时仍坚守孝道,不因病危而改行,保持了一贯的品行。
  4. 所莅(lì):指任官之地或任职的地方。
  5. 婉谏复皇储:指在皇帝身边直言进谏,又恢复太子的地位。
  6. 五龙夹日:比喻天子有贤相辅佐。
  7. 齿暮:指年老体衰。
  8. 先朝露:指寿命不长的人很快死亡。
  9. 此志竟何伸:意为这种心愿和志向到底能实现吗?
  10. 阿姨:指吕后,即吕雉。吕雉是西汉开国功臣萧相国的夫人,刘邦死后,吕雉独揽朝政大权,封吕氏家族人为王,把持国家重权,成为事实上的女皇帝。
    【赏析】
    此诗为颂扬汉文帝刘恒的佳作。汉文帝刘恒,汉高祖刘邦之孙,母为薄姬。刘邦去世后,吕后专权,诸吕欲夺皇位,刘恒被迫入宫为太监,改名刘彻,与太后密谋,诛灭诸吕,迎回太上皇,恢复帝位。文帝继位后,大力提倡文治,重视人才选拔,实行休养生息,使汉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诗中对文帝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赞其为明君贤父,深得民心。
    首句写文帝“明德”。文帝为一代明君,其“明德”可概括为“仁”、“信”、“忠”、“恕”、“礼”、“智”、“勇”等美德。“昭代实无伦”一句,既赞扬文帝政绩卓著,也表明其德望高过当世。次句“濒死不改节”写文帝临终前仍恪守孝道,不改变生前的品行。这是对孝道的最高评价。第三句“所莅惠必臻”写文帝善于用人,得到贤才的帮助。第四句“婉谏复皇储”,写文帝善于听取意见,并加以采纳。第五至六句写文帝辅翼太子,使太子复位,自己退居幕后。第七句“五龙既夹日”比喻有贤臣辅佐。第八句“万古归其仁”赞美文帝的品德和功绩。最后两句写文帝晚年遭吕后排挤,但终未动摇其信念。第九句是对文帝的惋惜。第十句对吕后进行谴责。全篇赞颂之情溢于言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