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怜蔡荣名,不荣龊龊尘世名。纵然茂才冠东越,自有微尚依西京。
吾怜蔡去疾,不去陶陶酒人疾。小饮犹倾三百杯,大醉须眠一千日。
两年两叩先生门,沾沾所见惬所闻。袖携天台石,吐作弇山云。
先生舍身作道民,南山黯没干将文。瓮头颇足中山酒,只是无名可借君。

【注释】

去疾:指蔡邕。

沃(wò):浇,洒。

吾:第一人称代词,我;怜:爱;荣名:名誉、名声。这里指好名声。

茂才:汉代选拔官吏时的一种科目。东越:指东汉末年建都于江东的孙权所建立的吴国,这里指东汉。西京:指长安,这里泛指中原。

陶陶:快乐的样子。

袖携天台石:指以石头为题写文章。

吐作弇山云:指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舍身作道民:指为百姓解除痛苦。

干将文:《史记·刺客列传》:“荆轲游燕,燕太子置酒。太子谓轲曰:‘今日谁为大王?’轲曰:‘秦之遇臣厚,故不如使焉。’遂前,刎颈而死。”干将,即荆轲。“文”是借指荆轲。

瓮头颇足中山酒:意指在瓶中装满美酒。中山酒:指美酒。“颇”通“博”。“瓮头”,指酒坛口。“颇”,多的意思。

无名可借君:意指没有名字可借给你。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和对其才华的赞赏。

首联:“蔡文学去疾甫裒然小试首矣两岁冬袖所作贽余痛饮旬日而别意欲得余一言耳沃之酒歌以送之”。这一句中的“吾怜蔡荣名不荣龊龊尘世名”,表现了诗人对蔡邕的欣赏。他虽然有着良好的声誉,但在世俗的眼光看来却显得有些庸俗。诗人认为,尽管蔡邕在东越(即东汉末年的孙吴)拥有崇高的地位,但他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品格。

颔联:“吾怜蔡去疾不去陶陶酒人疾。小饮犹倾三百杯大醉须眠一千日。”这里的“吾怜蔡去疾”是指诗人对蔡邕的敬佩。他认为蔡邕是一个能够享受人生的人,他并不把名利看得太重。同时,他也认为蔡邕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他的才华和智慧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颈联:“两年两叩先生门沾沾所见惬所闻袖携天台石吐作弇山云”。这里的“袖携天台石”,是指蔡邕以石头为题写文章。而“吐作弇山云”则是指他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些行为都显示了他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见解。

尾联:“先生舍身作道民南山黯没干将文瓮头颇足中山酒只是无名可借君”。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它表明,尽管蔡邕没有显赫的身份和地位,但他仍然是一个值得尊敬和怀念的人。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为百姓带来了福祉,他的精神也深深地影响了后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