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秕不如稗成,贵死不如贱生。
东家送丧鼓吹,西家嫁女哭声。

注释:

夏日偶成不复伦次共得廿首复作长山道中故事耳

夏日偶作诗不按顺序排列共得二十首,又写长山道中的诗作为故事。

谷秕不如稗成,贵死不如贱生。

稻谷秕子不如稗子成熟,尊贵死亡不如轻视生命。

东家送丧鼓吹,西家嫁女哭声。

东家送葬时吹奏乐曲,西家女儿出嫁时哭泣。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揭露黑暗的诗。诗人通过对比两种人生道路的选择,表达了他对富贵荣华的不屑一顾,以及对贫苦百姓的同情和关注。

首句“夏日偶成不复伦次共得廿首复作长山道中故事耳”表明诗人在夏日偶然写下的一些诗句,并没有按照一定顺序排列,但共得二十首,又写长山道中的诗作为故事。这里既体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投入,也暗示了他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和探索。

第二句“谷秕不如稗成,贵死不如贱生”则是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这里的“谷秕”指稻谷秕子,“稗”指稗草,都是农作物的副产品。诗人用这两个词来比喻人生,认为稻谷的秕子虽然可以做成米糠,但却比不上稗子的成熟;人的生命虽可贵,但如果为了追求富贵而牺牲生命,还不如贱生来得更有价值。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和尖锐,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接下来的两句“东家送丧鼓吹,西家嫁女哭声”则进一步描绘了社会的阴暗面。这里以东家和西家为代表分别描写了送丧和嫁女的场景。东家送丧时吹奏乐曲,西家女儿出嫁时哭声震天,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封建社会的残酷和冷漠。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更加强烈地表达了他对社会的不满和对贫苦百姓的同情。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现实主义色彩的诗作,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描绘和对人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同时,这首诗的语言精炼、情感真挚,读来让人深思不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