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树一何乱予思。扶疏磊砢,下临兰池。上有一双之乌,丹趾而翠衿。
自名为鹦䳇,若怨似矜态何深。缴絷之,令彼不得奋飞。
嗟我不得奋飞,陇山辽辽望难归。虽有四海志,翮仄翅剪竟焉施。

【注释】

①汉铙歌十八曲:汉代的一种军乐歌曲。

②朱鹭:指朱鹭鸟,即鹤。

③扶疏磊砢(lěi kē):指树木茂盛,枝叶繁密。

④下临兰池:指站在池塘边。

⑤双之乌:指一对鹤。

⑥丹趾而翠衿:指鹤的红爪和绿颈带。

⑦鹦䳇:同“鹤”。

⑧缴絷(zhì):用绳索套住。

⑨陇山辽辽望难归:陇山高远,难以回望故乡。

⑩四海志:泛指雄心壮志。

⑪翮仄翅剪:比喻才能得不到施展。

【赏析】

这是一首借咏物抒怀的诗作,诗人以朱鹭自喻,抒发了不得展翅高飞、不能还乡的感慨。

首句“芳树一何乱予思”,以芳香的树木引起自己的思绪,是全诗感情发展的开端。“芳树”点出了题中咏物对象——朱鹭;“乱予思”三字表明朱鹭的形象已经印人诗人心中,使他思绪纷乱。接着写朱鹭的体态,“扶疏磊砢”是说树木枝干挺拔,苍劲雄健;又以“下临兰池”来描绘朱鹭栖息的环境,兰池四周是茂密的芳草;而朱鹭则在池边的树上栖息,其姿态与周围环境形成了和谐的美;“上有一双之乌,丹趾而翠衿”,这是对朱鹭形象的具体描写,突出了它那矫健优美的体态。

“自名为鹦䳇,若怨似矜态何深。”这四句是全诗的重点部分。“自名”、“若怨”、“似矜”、“何深”四个词组,将朱鹭比作自己的名字,暗示了它对自己的爱怜之情;又以“若怨”、“似矜”表现了它对自己处境的不满;最后以“何深”一词,揭示了它内心的痛苦。

“缴絷之,令彼不得奋飞”一句是说有人用绳索把它束缚起来,使它不能展翅飞翔。“缴絷”一词既表明了它被禁锢的状态,又反映了它的内心痛苦。

“嗟我不得奋飞,陇山辽辽望难归。”“嗟我”二字,表明了作者内心的悲叹。由于朱鹭受到束缚,所以作者也失去了展翅高飞的机会,只能望着远方的陇山而叹息,流露出他内心的苦闷。“虽有四海志,翮仄翅剪竟焉施”两句是说,虽然有广阔的志向抱负,但才华却受到了束缚,无法施展。这里既有对朱鹭的同情,也有对自身遭遇的哀伤。

这首诗通过咏物寄托了诗人的情感,诗人以朱鹭自喻,通过对它的描述,抒发了自己不能展翅高飞、不能还乡的痛苦和愤懑。全诗语言朴实流畅,情感含蓄深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