蛱蝶来,逾苑墙,为是百卉芬芳。悲哉蛱蝶,不睹百卉。
但睹翩翩之燕,衔哺其子。燕有三子,忽失其二。燕乃舍我而东西,仰见一老鸱。
耽耽下视,喙血流离。蛱蝶耸身而奋飞。顾谢此燕,始谓尔彊。
曷不更哺其子,令我揶揄道旁。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注释】

①蛱(jiá)蝶:蝴蝶的一种。

②逾:越过。

③是:这。

④不睹百卉:没有见到百花。

⑤翩翩:轻快地飞舞的样子。

⑥燕有三子,忽失其二:燕子生了三个蛋,其中两个丢了。

⑦舍我而东西:离开了我飞向东飞西。

⑧仰见一老鸱(chī):仰视一只老鹰。鸱,老鹰。

⑨耽耽下视:俯首向下看。耽耽,形容老鹰目光犀利、凶狠的样子。

⑩揶揄(yē ér):戏弄、嘲哳(xiá)。

⑪乐相乐:互相快乐。

⑫莫相忘:不要忘记我。

译文

蛱蝶来到,越过了园墙,因为百卉芬芳。可悲呀,蛱蝶,没有看见百卉,只有看到翩舞的燕子,衔着食物喂其子。燕子有3个蛋,忽然丢了2个。燕鸟便离开了我,飞向东飞向西。仰头看见一只老鹰,目光犀利凶狠,喙里流淌着鲜血。蛱蝶挺身奋飞,回头看谢这燕子,才说燕子强。为什么你不更喂养你的幼小的孩子,让我在道旁嘲笑你。今天大家互相欢乐,别后不要忘了彼此。

赏析

这首小诗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图画:蛱蝶飞越围墙,看到了正在哺育子女的燕子;燕子为了哺育自己的子女,舍弃了作者;燕子离开作者后,仰头看到捕食者的狰狞面目;然后,它振翅高飞,继续它的养育后代的任务。全诗从蛱蝶的遭遇写起,以蛱蝶的奋飞作结,通过对比,突出表现了“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的主题思想。

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对燕燕的行为作出生动的描写。燕燕为了自己的孩子,不顾自己的安危,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诗人;当燕燕离开诗人的时候,它仰首向诗人发出了一声声的悲鸣。诗人听到燕燕的悲鸣,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这首《蛱蝶行》。

这首诗在艺术上很有特色。一是采用比兴手法,借物喻情。诗人用燕燕哺子来比喻人的生育行为,以燕燕离去来象征人生离别的不幸,从而抒发了自己被社会冷落的愤懑心情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之情。二是语言清新明畅,韵律和谐悦耳。三、四句的押韵和七言律诗的格律形式相合;五六两句的对仗工整,音韵协调。三是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全诗分为三层:第一层,写蛱蝶飞越围墙看到的景物;第二层,由蛱蝶的处境引出燕燕的行动;第三层,抒发诗人对燕燕的同情和对自由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