嵬嵬天门山,郁郁梁父禅。
金泥閟玉册,荣光曀昭倩。
贤圣七十二,其名几称见。
何况于谋臣,飘沦同春霰。
阙里困韦裳,千秋丽河汉。
亦有抱膝人,居然恬贫贱。
吴趋行上客,且缓骖请听。
【注】太山梁甫吟:指《行路难》诗。
嵬嵬天门山,郁郁梁父禅。(天门山:即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县南。)
金泥閟玉册,荣光曀昭倩。(金泥、玉册:均为古代祭奠天地和祖先的礼仪用品。荣光:荣耀的光华。曀:昏暗。昭倩:春秋时晋国贤相乐羊之子,名羊,字子昭,因封于昭氏,故号昭公。)
贤圣七十二,其名几称见。(贤圣:指古代有才德的人。)
何况于谋臣,飘沦同春霰。(飘沦:比喻失势流落。)
阙里困韦裳,千秋丽河汉。(阙里:即孔子庙,在山东曲阜。)
亦有抱膝人,居然恬贫贱。(抱膝人:晋代隐逸之士阮籍。《晋书·阮籍传》载:阮籍常据鹿车,编草为鞋,每览典籍,辄披带至地,倾身长啸,弹琴咏诗。)
吴趋行上客,且缓骖请听。(吴趋:吴国之策士,指苏秦。骖:马缰绳。)
赏析:
李白此诗是一首五言古诗,全篇以“难”为主调。首联起句突兀高远,二联写景抒怀,三联感慨身世,四联归结到自身,五联以古证今,六联宕开一笔,末联以“笑”收尾,整首诗句式整齐,音律和谐,语言生动,意境深远。
首句“嵬嵬天门山”,起笔便直指华山。华山又名西岳,在今陕西华阴县东。“嵬嵬”二字形容峰峦重叠,气势雄伟。“天门”,即天门山,在山西芮城县城西北。此山与华山遥遥相对,形势更为雄伟险峻。“郁郁梁父禅”,梁父山在今山东邹县西南,相传为舜帝巡狩至此,曾在此隐居讲学。“郁郁”二字形容山峦苍翠葱茏、茂密深邃。“梁父禅”,指梁父山之佛教寺院。“郁郁”与“嵬嵬”相呼应,既点出了华山之巍峨,又烘托了梁父寺的高深,从而引出下文对梁父寺的颂扬。
中间两联紧承前二句展开。“金泥閟玉册,荣光晻昭倩。”“金泥”指金漆涂饰的泥封,用以封藏经书,以示珍贵。“玉册”,指刻有文字的竹简或木简,用以记录帝王的言行。“荣光”,指帝王的光辉荣耀。“晻”“晔”都是光明的意思,这里指帝王的光辉照耀得使周围的一切黯然失色。“昭倩”,晋朝时有名的贤相乐羊之子乐广,字子昭,封为昭公。“贤圣七十二人”,指孔子等七十二位古代有才德的人。“其名几称见”,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贤圣之人的名字几乎人人都能知道。诗人用“其名几称见”来反衬自己的处境和遭遇是多么地不幸。
“何况于谋臣,飘沦同春霰。”这两句意思是说,更何况那些像乐毅这样的谋臣呢?他们的一生也像春天里的雪花一样飘零不定、四处漂泊。“飘沦”一词在这里是贬义词,它指的是像雪花那样飘浮不定、四处飘荡。诗人用“飘沦”来比喻他的遭遇和命运,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不公的强烈不满和愤慨之情。
“阙里困韦绅,千秋丽河汉。”这两句意思是说,鲁国(孔府所在地)里曾经困顿过一位叫做韦绅的人。他在这里度过了许多年光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和故事。而如今,我们却只能从史书中了解这些历史往事。“千秋”一词表示时间长,这里指很多很多年。“河汉”是指银河,常用来比喻时间。“千秋丽河汉”的意思是说,虽然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但是这段历史却依旧美丽动人。这一句诗人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的感慨之情。
“亦有抱膝人,居然恬贫贱。”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也有像阮籍这样抱着膝盖坐在路边晒太阳的人。他虽然过着贫穷的生活,但是却非常自在、快乐。“抱膝”,即抱着膝盖。古人认为抱着膝盖坐着是一种闲适的生活方式。“怡然自乐”,意思是愉快、满足的样子。“恬”指恬淡、宁静、安详。这两句诗人用典来赞美阮籍这种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吴趋行上客,且缓骖请听。”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有一位名叫吴趋的策士,他是一位行走在道路上的客人。他骑着马慢慢地行驶着,并邀请我停下来倾听他的高论。“趋”是快速行进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策士们急迫地行动、急于求成的状态。“吴趋”是泛指那些奔走于各地、寻求发展机会的人们。“缓骖”,即放慢马缰绳的动作。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策士们在道路上奔波忙碌的景象。他们骑着马缓缓前行着,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或者期待着什么。
李白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诗,全篇以“难”为主调。首句“嵬嵬天门山”,起笔便直指华山。华山又名西岳,在今陕西华阴县东。“嵬嵬”二字形容峰峦重叠,气势雄浑。“天门”,即天门山,在山西芮城县城西北。此山与华山遥遥相对,形势更为雄伟险峻。“郁郁梁父禅”,梁父山在今山东邹县西南,相传为舜帝巡狩至此,曾在此隐居讲学。“郁郁”二字形容山峦苍翠葱茏、茂密深邃。“梁父禅”,指梁父山之佛教寺院。“郁郁”与“嵬嵬”相呼应,既点出了华山之巍峨,又烘托了梁父寺的高深,从而引出下文对梁父寺的颂扬。
中间两联紧承前二句展开。“金泥閟玉册,荣光晻昭倩。” “金泥”指金漆涂饰的泥封,用以封藏经书,以示珍贵。“玉册”,指刻有文字的竹简或木简,用以记录帝王的言行。“荣光”,指帝王的光辉荣耀。“晻”、“晔”都是光明的意思,这里指帝王的光辉照耀得使周围的一切黯然失色。“昭倩”,晋朝时有名的贤相乐羊之子乐广,字子昭,封为昭公。“贤圣七十二人”,指孔子等七十二位古代有才德的人。“其名几称见”,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贤圣之人的名字几乎人人都能知道。诗人用“其名几称见”来反衬自己的处境和遭遇是多么地不幸。
“何况于谋臣,飘沦同春霰。”这两句意思是说,更何况那些像乐毅这样的谋臣呢?他们的一生也像春天里的雪花一样飘零不定、四处漂泊。“飘沦”一词在这里是贬义词,它指的是像雪花那样飘浮不定、四处飘荡。诗人用“飘沦”来比喻他的遭遇和命运,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不公的强烈不满和愤慨之情。
“阙里困韦绅,千秋丽河汉。”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鲁国(孔府所在地)里曾经困顿过一位叫做韦绅的人。他在这里度过了许多年光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和故事。而如今,我们却只能从史书中了解这些历史往事。“千秋”一词表示时间长,这里指很多很多年。“河汉”是指银河,常用来比喻时间。“千秋丽河汉”的意思是说,虽然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但是这段历史却依旧美丽动人。这一句诗人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的感慨之情。
“亦有抱膝人,居然恬贫贱。”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也有像阮籍这样抱着膝盖坐在路边晒太阳的人。他虽然过着贫穷的生活,但是却非常自在、快乐。“抱膝”,即抱着膝盖。古人认为抱着膝盖坐着是一种闲适的生活方式。“怡然自乐”,意思是愉快、满足的样子。“恬”指恬淡、宁静、安详。这两句诗人用典来赞美阮籍这种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吴趋行上客,且缓骖请听。”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有一位名叫吴趋的策士,他是一位行走在道路上的客人。他骑着马慢慢地行驶着,并邀请我停下来倾听他的高论。“趋”是快速行进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策士们急迫地行动、急于求成的状态。“吴趋”是泛指那些奔走于各地、寻求发展机会的人们。“缓骖”,即放慢马缰绳的动作。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策士们在道路上奔波忙碌的景象。他们骑着马缓缓前行着,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或者期待着什么。
李白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诗,全篇以“难”为主调。首句“嵬嵬天门山”,起笔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