鹄雏二三月,毛羽如长离。
为感姑恩养,彷徨不忍飞。
【注释】
姑恩曲:指养鹄人感激养鹄人的恩情,不忍离去的曲子。鹄:大雁。 为:因为。感:感恩。养:养育。姑:养父或养母。 恩:恩典、恩德。 长离:长别离之意。 彷徨:徘徊不前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颂扬。全诗通过写“二鹄”因感父母养育之情而不愿离开,从而寄托了诗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激。
“鹄雏二三月”,开篇就点明时间,正值二月,正是春天,正是大雁孵化的季节。此时,大雁们刚孵化出不久,羽翼未丰,尚不能独立飞翔,只能在地上觅食,以待羽翼丰满,能够展翅高飞时,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毛羽如长离”,这是鹄雏们最真实的状态,它们羽毛未长成,就像长着翅膀却还没有飞行能力的小麻雀一样。“长离”,是指长翅膀但还未能飞翔的意思。这里的“离”字有多重含义:一是表示大雁尚未具备飞翔的能力;二是表示大雁与父母相隔遥远,难以相聚。
“为感姑恩养,彷徨不忍飞”,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大雁们虽然羽翼未满,但它们心中充满了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这种感激之情,驱使它们想要早日成长起来,早日能够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然而,由于距离的原因,它们无法立即飞向父母身边,只能在原地徘徊,无法前行。这里的“姑”字,既指的是养鹄人的父母,也暗示了自己。因为诗人自己也曾经历过养鹄的过程,所以对于养鹄人的辛苦付出和父母的养育之恩,他有着深刻的体会。
这首诗通过对大雁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诗人用大雁的成长过程,比喻了自己从幼年时期到成年时期的成长历程,同时借大雁的徘徊不敢飞翔之态,表达了自己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