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侬浴蚕日,忽作缫茧时。
侬不食桑叶,腹中那得丝。
注释:
作蚕丝:制作蚕丝。
别侬浴蚕日:在与你分别的日子,你正在洗澡时。
忽作缫茧时:突然变成了制丝的时节。
侬不食桑叶,腹中那得丝:你不吃桑叶来养蚕,你的肚子里哪来的丝呢?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通过描绘蚕儿在浴蚕与缫茧两个不同阶段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时的不舍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别侬浴蚕日”,以“别”字起兴,点明了诗的主题——离别。接着,诗人以“浴蚕日”为背景,描绘了朋友在此时正忙于洗浴的情景。这既是对朋友日常行为的写照,也为后文的转折做好了铺垫。
第二句“忽作缫茧时”,则转入了另一个场景。这里的“缫茧”并非真的指制丝的过程,而是用来形容朋友在分离之际,仿佛已经陷入了一种忙碌的状态。这种忙碌的状态,既反映了朋友对离别的不舍,也暗示了他们即将面临新的生活挑战。
第三句“侬不食桑叶,腹中那得丝”,则是对前两句的总结与升华。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朋友比作蚕儿,强调了他们在离别时所面临的困境。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未来生活的关切,希望他们能够在新的环境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
这首诗通过对蚕儿生活周期的描述,巧妙地展现了朋友在离别时刻的心境和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