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尺飞萝手自援,鸣泉处处弄潺。半峰栖雾逢僧湿,绝径穿云见虎闲。
岸帻正宜岩石上,褰衣时傍竹林间。夕阳翠看尤好,去路心知是下山。

注释:

  • 由大林寺寻讲经台,循香炉峰侧下山
  • 千尺飞萝手自援,鸣泉处处弄潺
  • 半峰栖雾逢僧湿,绝径穿云见虎闲
  • 岸帻正宜岩石上,褰衣时傍竹林间
  • 夕阳翠看尤好,去路心知是下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风景画。首句“由大林寺寻讲经台,循香炉峰侧下山”,诗人从大林寺出发,沿着香炉峰的山麓下山,展现了一种宁静的登山之旅。

第二句“千尺飞萝手自援,鸣泉处处弄潺”,描绘了山路两旁茂密的绿植和流水声交织成的自然之声。诗人用“千尺飞萝”形容山坡上的藤蔓,形象生动;“手自援”则表达了攀爬过程中的艰难与挑战。

第三句“半峰栖雾逢僧湿,绝径穿云见虎闲”,进一步描绘了山路的险峻和神秘。诗人通过“栖雾”“穿云”“见虎”等词语,营造出了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同时,“僧湿”也暗示了山林中的禅意。

第四句“岸帻正宜岩石上,褰衣时傍竹林间”,诗人在岩石上休息,时而走到竹林边欣赏风景。这一细节描绘了旅途中的休憩时刻,增添了诗作的生活气息。

最后两句“夕阳翠看尤好,去路心知是下山”,总结了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即将结束这段旅程的心情。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大林寺周围的自然景观和诗人的旅行经历,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