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道行转深,余霞灭残景。
然灯宿山房,枕席云泉冷。
始知玉潭隈,乃有真仙境。
翠微一磬幽,霁月寥天静。
叶落霜渐寒,秋高夜弥永。
不寐若有怀,啼鼯下松岭。
宿玉阳山房
涧道行转深,余霞灭残景。
然灯宿山房,枕席云泉冷。
始知玉潭隈,乃有真仙境。
翠微一磬幽,霁月寥天静。
叶落霜渐寒,秋高夜弥永。
不寐若有怀,啼鼯下松岭。
注释:
- 涧道行转深:涧道越走越深。
- 余霞灭残景:夕阳西下,晚霞渐渐消失,留下残存的景色。
- 然灯宿山房:点上蜡烛在山房里过夜。
- 枕席云泉冷:枕头和席子都是冰凉的感觉,因为云泉的水很冷。
- 始知玉潭隈:这才知道是玉潭(美丽的山潭)的角落。
- 翠微一磬幽:翠微山的一磬石(石磬),发出幽幽的声音。
- 霁月寥天静:雨后天晴,天空清朗而宁静。
- 叶落霜渐寒:树叶开始变黄,霜降了天气渐渐寒冷。
- 秋高夜弥永:秋季的天空很高,夜晚的时间也变得长久了。
- 不寐若有怀:无法入睡时似乎有所思念。
- 啼鼯下松岭:一只鼯鼠在松树间鸣叫,声音凄凉。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中夜晚景象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中的夜色、云雾、松岭、秋虫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整首诗以“宿”为线索,从“然灯宿山房”到“啼鼯下松岭”,展现了诗人与山林融为一体,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同时,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