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鞍绣甲剑在腰,马鸣十里风萧萧。
羽旗犹转杏花坞,铁骑先过杨柳桥。
将军妙手逞轻捷,一箭飞落双皂雕。
道傍观者众如堵,奔走流汗喜欲舞。
老父叹息忽不乐,暮年今见持戈斧。
七日贼围颍上县,一县万人命如线。
闻说提兵李佥事,日夜登城奋孤战。
城中妇子愁唧唧,恨不人人生羽翼。
晨炊走汲井水竭,夜号声绕春云黑。
步兵间道单身出,简书马上飞来急。
岂谓辕门坐风雨,不念愁城卧荆棘。
丛侍郎,马都督,请君早发元戎纛。
净扫烟尘四千里,我亦西归杜陵曲。

诗名:《睹官军赴颍上歌》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银鞍绣甲剑在腰,马鸣十里风萧萧。
  • 银鞍、绣甲、剑在腰:这些描述展现了一位将军的英勇和装备的豪华。银鞍代表尊贵,绣甲象征坚固,剑则意味着武力与决心。
  • 马鸣十里风萧萧:马儿长嘶,仿佛能引起周围环境的共鸣。这里的“风萧萧”不仅形容了风声,也暗示了战场的氛围。
  • 赏析:此句通过细节描写,塑造了一个威武不凡的将领形象,同时也营造了一种紧张而充满期待的战场氛围。
  1. 羽旗犹转杏花坞,铁骑先过杨柳桥。
  • 羽旗犹转、铁骑先过:描述了部队行动的迅速和壮观。旗帜飘扬如同转动的风车,铁骑兵群如同穿越春天的柳桥,展示了军队的强大和士气。
  • 赏析:此句通过动态的描述,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动感,使读者仿佛亲历其境。
  1. 将军妙手逞轻捷,一箭飞落双皂雕。
  • 将军妙手逞轻捷:强调了将军的神技,以及他能够轻松应对战斗的姿态。
  • 一箭飞落双皂雕:以射落两只飞翔的大雕来比喻箭术的高超,显示了他非凡的军事才能。
  • 赏析:这一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将军的高超技艺,还增添了战争场面的生动性和紧张气氛。
  1. 道傍观者众如堵,奔走流汗喜欲舞。
  • 道傍观者众如堵:形容看热闹的民众众多,如同墙壁一般密集。
  • 奔走流汗喜欲舞:民众因为激动和兴奋而流下汗水,甚至有些想跳舞,表达了一种难以抑制的欢庆情绪。
  • 赏析:通过对比战场的严肃与民众的喜悦,加深了对战争影响的复杂性和多维度感受。
  1. 老父叹息忽不乐,暮年今见持戈斧。
  • 老父叹息忽不乐:描绘了一个老人因战乱而感到悲伤的场景,叹息反映了内心的苦闷。
  • 暮年今见持戈斧:这里用“暮年”来指代晚年,暗示老人经历了许多岁月,现在又看到了手持武器的士兵,可能想到了自己的年轻时期或是对未来充满忧虑。
  • 赏析:这两句诗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给普通民众带来的苦难以及对历史的反思。
  1. 七日贼围颍上县,一县万人命如线。
  • 七日贼围颍上县:描述了持续数日的围攻,突显了战事的紧迫和严重性。
  • 一县万人命如线:将整个县城居民的生命比作纤细的线,象征着生命脆弱且易受威胁。
  • 赏析: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人民生命的深切同情和对战争的强烈谴责。
  1. 闻说提兵李佥事,日夜登城奋孤战。
  • 提兵李佥事:提及有官员负责调动兵力,可能是为了救援被围的县城。
  • 日夜登城奋孤战:描述了这位官员不顾个人安危,昼夜不停地指挥作战,体现了他的勇气和责任感。
  • 赏析:这句表达了对有责任感官员的赞扬,同时突出了战争的严峻性和个人牺牲精神。

整首诗的结构与情感:

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五言律诗形式,每句字数相等,音韵和谐。从内容上看,诗歌从描述战场景象到表达个人情感,再到反映社会状况,层层深入,情感丰富而复杂。诗人通过对军事场景的具体描绘和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成功构建了一种悲壮而深刻的氛围。整首诗既有对战争残酷性的直接揭示,也有对人性光辉和英雄主义的颂扬,展现了诗人深邃的艺术修养和对时代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